近年来,榆林市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牵引,着力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紧密型医联体与医共体新型医疗服务网络,以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核心抓手,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近日,吴堡县一名79岁患者通过医联体双向转诊机制,在发病后两小时内获得有效救治,目前已痊愈出院。这是榆林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医疗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例证。
![]()
据了解,患者冯桂香因高热昏迷、呼吸困难被送入吴堡县医院。鉴于患者有脑梗死病史且伴有饮水呛咳、意识昏迷等危重症状,当地医院立即启动医联体转诊机制,将患者紧急送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进行救治。
“当时我老婆突然昏迷,高烧不退还喘不上气,情况十分危急。”患者家属王德光告诉记者,“县医院帮我们联系好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连转诊手续、救护车都安排妥当,发病后两个小时就在榆林得到了治疗。”
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在接到吴堡县医院的转诊请求和患者资料后,立即启动危重患者接收预案,神经内科、呼吸科专家提前会诊制定救治方案,为患者抢出“黄金”时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
“患者到院后直接进入抢救室,省去了重复检查、排队挂号的环节。医联体机制实现了上下级医院之间的信息通、资源通、流程通,确保危重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优质救治。”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医务部部长张长山说。
榆林市在全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同时,还逐步建立“市帮县、县带乡、乡带村”和疑难病症到区域医疗中心治疗的医联体模式。
截至目前,榆林市多家三甲医院已与12个县市区建立“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医联体25个、专科联盟20个,各县市区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6个,实现12个县市区全覆盖。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万正平表示,榆林将以新型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统筹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医疗设备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根据规划,预计今年年底榆林市90%以上县市区将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7年底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记者 王重阳
编辑 刘雅娇 校对 谢婷 责编 李治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