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创新体制机制,成立独立事业法人的医共体运营发展中心,内设集中审方中心、转诊服务中心等十大中心,涵盖区域审方、药物配供、双向转诊等24项共享功能,打通救治诊治、检查检验、院外服务、运行管理各个环节,有效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图为东台市数字健康驾驶舱。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 本报记者 程晖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地市为单元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进一步激发各地积极性,推动医改举措在全国落地见效。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江苏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郑海涛、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人民政府县长黄克涛、南京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夏海鸣,介绍江苏省深化医改的经验做法。
合力推进“三医”协同发展显成效
“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着力破解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谭颖介绍,江苏省认真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建立“三医”(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从增强投入稳定性、价格动态性、编制适配性、薪酬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合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主要经验有:
一是财政“舍得投”。各级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对公立医院的6项投入责任。“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300亿元,支持扩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供给、改善服务条件、加强运营补助和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营补助资金年均增长9.6%。特别是2023年以来,省级净增加125亿元,保障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是价格“动态调”。持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十四五”以来,江苏省采取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的办法,新增医疗服务项目269项,调整项目价格1411项,适当降低检验检查类、提高诊查护理类项目价格。全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努力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三是编制“灵活用”。完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指导按需调整公立医院事业编制的数额。“十四五”以来,江苏省核增公立医院事业编制4.9万个,重点补足儿童、妇幼、精神、传染等专科医院发展急需。盘活用好现有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切实响应公立医院“高精尖缺”、临床一线人才的编制使用需求。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归属感。
四是薪酬“结构优”。积极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科学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总量;稳步推进“三个结构调整”,逐步动态缩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医院内部业务科室和同科室人员收入差距、奖励绩效工资所占比重。
“‘三医’协同在改革当中确实非常关键,苏州也是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季晶介绍,苏州市通过提升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协同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来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近两年来,住院患者次均费用下降了24.3%,次均个人现金负担下降36.5%;为了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出台医联体内统一用药目录、患者需求登记、处方流转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协同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大覆盖范围,实施以来,累计为13.4万群众减轻护理负担30.8亿元。
逐层级赋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谭颖表示,近年来,江苏省聚焦群众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逐层级赋能,穿透式发力,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具体措施包括:
——合力建高峰。围绕“大病不出省”,大力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特别是自2023年以来,江苏省政府投入41亿元,支持16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人才引培、专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打造区域医疗高峰。同时,新增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6个,取得首创技术攻关成果35项,肺移植、重症、血液等专科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疑难重症诊治水平大幅提升。
——着力促均衡。围绕“一般病在市县解决”,一方面,江苏省建设了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4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扎实推进省级重点专科建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国家队”“省队”这样的优质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江苏省持续全覆盖对口支援所有县医院,目前所有的县医院都达到了国家的推荐标准;组建136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审方、远程会诊等“十大中心”,推动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县域就诊率达95%。
——全力强基层。围绕“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江苏省连续7年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基层卫生人员突破35万人,占全省卫生人员总数的37.5%;下沉医务人员达到了8万人次。此外,江苏省还在已建成565家社区医院、200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建设200个康复、疼痛、消化内镜等基层机构十大功能中心;建成120个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早筛早防早治早管,两病规范管理服务率分别达到了77.7%和76.7%,全省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达75%。
黄克涛介绍,滨海县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县镇两级均设立转诊专用病房,县内上转病人实行床边会诊、床旁缴费,下转患者通过病区远程诊疗平台实现“病床改变、患者不变、医生不变、诊疗不变”,保证治疗同质化、连续性。同时,加强动态随访和“送医送护”上门服务,让人文关怀融入诊治全流程,全方位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快全行业数智化转型
发布会上,“智慧医疗”“互联网+”屡屡被提起,俨然已成为江苏省医改中提升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的“新法宝”。
像郑海涛就介绍,扬州市大力发展基层智慧医疗。通过在农村地区普及远程医疗,群众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得上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通过“智慧药房”建设推广,群众在基层就能便捷获得二三级医院常用的门诊特殊病、门诊慢性病的药品,并且可以实现线上医保报销支付,看病就医更加便利。
夏海鸣表示,作为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该院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覆盖全院所有学科,1300余名医务人员在线提供服务,同步开通医保线上结算,实现“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谭颖也表示,江苏省围绕构建整合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全行业数智化转型,建成了省卫生健康云,搭建了影像、检验平台,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实时调阅、共享互认;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建成互联网医院256家,今年以来服务量同比增长52%;高标准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转诊中心等平台,积极推动AI大模型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加快基层医疗机构AI辅助诊疗系统的普及,通过数智手段,办成儿童就医更顺畅、80岁以上老人就医零等待、上车即入院、先诊疗后付费等一批惠民实事,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