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战稍微缓和了一些,可是这才没几天,2025年11月25日,美国汽车巨头特斯拉要彻底去“中国化”!
![]()
特斯拉要求美国工厂避免使用中国制造的零件,这不就是禁止使用中国零件吗!但是他们不用中国制造的零件,美国能行吗?美国的这个操作是卸磨杀驴还是自断其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
一场充满内在矛盾的“自我革命”正在特斯拉内部上演,这家电动车巨头,向它所在的美国工厂的供应链体系下达了一道指令,要求他们坚决不再使用任何来自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
![]()
这次的行动是一场目标明确的切割,特斯拉给出的执行期限是一到两年,誓要完成对供应链的“彻底去中国化”,要知道就在几年前,特斯拉还深陷产能与交付的危险境地,正是依靠那座在上海拔地而起、曾创造最快55秒下线一台车记录的超级工厂,才把它“救”了回来。
![]()
现在一个曾被中国供应链“起死回生”的企业,为何要主动斩断这条生命线?
如果以为特斯拉这么做是为了削减成本,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压根就不是钱的问题,驱动这一切的是美国政府。
![]()
2022年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只要你在美国本土生产,并且用上了本地的关键组件,像美国本地的电池,那么每卖一辆车,政府就给你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这诱惑谁能顶得住?
而美国的关税政策在2024年5月的时候,针对中国产电动车的301关税,直接从25%飙升到骇人听闻的100%,不仅如此,锂电池、天然石墨这些关键零部件,同样要背负超过25%的关税。
![]()
给中国的零件和电动车强加这么多关税,美国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在供应链问题上,要求美国的企业必须选边站。
![]()
都知道特斯拉的创始人是马斯克,但是现在马斯克的处境相当微妙,他不仅是特斯拉的CEO,还深度参与着美国的太空及军工项目,这种身份让他在政治上几乎没有模糊空间,必须表明立场,他的一举一动早就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商业考量。
![]()
所以这并不是特斯拉一个人的行为,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也发出了类似的指令,通用甚至要求全球数千家供应商,在2027年之前就彻底停用中国零件,在特朗普政府留下的关税阴影和不可预测性之下,整个美国汽车行业都弥漫着一股供应链焦虑。
![]()
大家都在做一笔失衡的交易,牺牲掉当下已知的、巨大的成本优势,去购买一份未来的、不确定的“安全保险”。
战略上决心已下,但在执行层面,想把中国供应链彻底从体系里剔除,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中国供应链对特斯拉的渗透早已深入到了根基,盘根错节。
![]()
就拿最核心的电池来说,宁德时代不仅为全球的Model3和ModelY车型提供磷酸铁锂电池,甚至还被计划用于今年在美国本土生产的Cybertruck,这相当于汽车的“心脏”,你说换就换?
![]()
再看拓普集团提供的一体化压铸底盘相关的轻量化技术,是特斯拉引以为傲的生产效率基石之一,还有负责调节温度的浙江三花智控,它提供了超过8成的热管理部件,包括在极寒环境下至关重要的热泵技术。
![]()
这些都不是可以轻易替换的关键零件,它们是特斯拉这部精密机器上不可或缺的核心,更棘手的是这张网是全球联动的。
![]()
上海工厂的零部件国产化率高达9成不说,在中国超过400家的一级供应商里,有大约60家核心企业,同时在为特斯拉位于美国加州、德州以及德国柏林的工厂供货,这意味着切断美国本土的供应必然会撼动美国的全球生产体系。
![]()
所以已经有车企开始玩起了“曲线救国”,先把中国生产的零部件运到墨西哥组装,再贴上“墨西哥制造”的标签,堂而皇之地进入美国市场,这种操作预示着特斯拉的“去中国化”,很可能最终会演变成一场表面功夫,从直接依赖变为间接依赖,根本无法摆脱“中国影子”。
![]()
正如美国零部件供应商协会主席所言,想找到能无缝衔接、完美替代中国供应商的方案,极其困难。
![]()
这场以保护本土产业为名义的行动,最终结果很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反而会像一记回旋镖,精准地击中特斯拉自己,削弱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美国汽车产业成本的急剧上升。
![]()
在中国得益于高度本土化的供应链,中国产的Model3和ModelY,售价能比美国本土版本低上6到8万元人民币,这笔巨大的成本优势一旦消失,特斯拉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售价上涨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那么为了政治站队的钱谁来买单?当然是美国消费者,他们将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去购买一辆可能因为更换了供应商而品质不如此前的汽车。
![]()
而被排除在外的中国优质供应商们也不会坐以待毙,失去美国订单反而会倒逼在中国加速全球化的布局,转头去拥抱欧洲、日韩以及其他市场的车企,中国的市场地位并不会因为美国单一市场的禁令而崩塌,世界那么大总有识货的买家。
![]()
其实当美国品牌因成本飙升而竞争力下降时,全球市场可能会悄然出现一种从“去中国零件”到“去美国品牌”的趋势,特斯拉的股东们将看到利润被侵蚀,美国的消费者将承受更高的价格,那些被迫选边的供应商们也会失去稳定的合作关系。
![]()
这种被政治绑架的制造业最终只会导向一个多输的局面,这无异于“自断其臂”,甚至可以说是“砍向自己”。
特斯拉的供应链“去中国化”也说明了全球化企业在地缘政治中的挣扎,这些企业既贪恋着全球最高效、成本最优的供应链所带来的红利,又必须服从于本土最强硬、不容置疑的政治指令。
![]()
就在今年2月,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储能工厂已经投产,这是它在美国境外的首个同类工厂,一边继续在中国加码新投资,一边却在美国大搞切割,马斯克曾盛赞上海工厂是无法在别处复制的“中国奇迹”。
![]()
但是现在这个奇迹正被他亲手在美国的工厂里一步步拆解,这把刀砍向的,不仅是中国供应商,更是特斯拉自己赖以成功的商业根基和全球化底色,而特斯拉最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