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突然抛出一颗“重磅炸弹”,向美国本土供应商下达死命令,未来两年内,必须把所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全部换掉,改用非中国来源的产品。
![]()
要知道,特斯拉能有今天的全球霸主地位,全靠中国供应链撑着,上海工厂的“中国速度”、成本优势、高效配套,哪一样不是中国零件给的底气?
现在马斯克突然要“一刀切”去中国化,这到底是脑子发热,还是被政治压力逼得没辙,更关键的是,这刀看似砍向中国供应商,可最后买单到底的是谁?
![]()
特斯拉“去中国化”
11月15日,一则来自特斯拉内部的通知被曝光,瞬间在行业里掀起轩然大波。
![]()
特斯拉要求美国本土所有供应商,在未来24个月内,完成供应链“去中国化” 改造,所有原本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必须100%替换成非中国生产的产品。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而是彻底的“切割”,要知道,过去几年特斯拉能在全球疯狂扩张,中国供应链就是它的“王牌”。
![]()
上海超级工厂从奠基到投产只用了10个月,创造了汽车行业的奇迹,而这背后,是中国供应商的快速响应、高效配合。
特斯拉Model 3、Model Y能把价格压到普通消费者买得起,靠的是中国零件的高性价比 —— 同样的质量,中国供应商的报价比欧美厂商低20%-30%。
![]()
但特斯拉现在突然翻脸不认人,要把中国零件一脚踢开,这操作直接让网友看懵了,不少网友猜测马斯克是不是忘本了,刚吃完中国的红利,转头就掀桌子,再说了没有中国零件,特斯拉还能保持现在的价格和质量?
更让人费解的是,特斯拉的公告里只提“美国本土供应商”,没提上海工厂,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美国产的特斯拉不用中国零件,中国产的特斯拉继续用”的分裂局面。
![]()
但全球供应链是相通的,美国工厂换零件,必然会影响到全球配套体系,最后会不会波及中国市场,还是个未知数。
被逼的?马斯克的“政治妥协”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骂马斯克疯了,放着好好的中国供应链不用,非要去搞什么“去中国化”。
![]()
但其实仔细想想,马斯克也有自己的难处,这根本不是商业选择,而是被美国政府逼出来的 “政治表态”。
这些年,美国政府一直在给科技企业“划红线”,频频出台各种限制措施,核心就是“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从芯片禁令到制造业回流政策,白宫一遍又一遍强调“供应链安全”,说白了就是怕中国在关键产业上卡美国的脖子。
![]()
而特斯拉作为美国本土成长起来的科技巨头,还拿了不少美国政府的补贴,自然成了重点 “关照”对象。
之前就有美国议员公开指责特斯拉“过度依赖中国零件,威胁国家安全”,甚至扬言要取消对特斯拉的补贴。
马斯克心里跟明镜似的,特斯拉虽然是全球化企业,但根还在美国,根本没法完全置身事外。
![]()
如果执意不配合,未来可能面临更多麻烦,补贴被砍、市场准入受限、甚至被安“通中”的帽子。
所以这次的“去中国化”命令,更像是一次提前服软的 “政治表态”,告诉美国政府“我听话”,以此换取未来的发展空间。
但这事儿也暴露了马斯克的无奈,以前他还能在中美之间游走平衡,一边享受中国市场的红利,一边应对美国政府的压力。
![]()
可现在,政治压力越来越大,他不得不做出选择,不过也有人觉得特斯拉自己也知道完全剔除中国零件不现实,只是先放出消息,给美国政府一个交代。
不过话又说回来,马斯克的妥协,真的能换来想要的结果吗,答案恐怕未必。
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不是说换就能换的,这背后是十几年积累的产业生态,不是靠政治命令就能替代的。
![]()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换个供应商吗?墨西哥、印度、越南不能生产零件?
还真别说,还真就没那么简单,中国供应链的优势,是“系统性碾压”,不是单一环节的领先。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集群,比如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电机、模具、内饰等零部件,国内有上千家供应商能快速响应。
![]()
特斯拉上海工厂之所以能实现“当天生产、当天交付”,就是因为周边300公里内就能找到所有配套零件,物流成本低、响应速度快。
而墨西哥、印度这些国家,供应链根本不成气候,比如墨西哥,虽然有一些汽车工厂,但关键零部件还是要从中国进口,印度的工厂产能低、良品率差,生产节奏慢得让人着急。
其次是成本优势,中国零部件的价格,在全球都是“地板价”,这不是因为质量差,而是因为规模化生产和成熟的配套体系,特斯拉如果真的全部换成非中国零件,成本至少要上涨 15%-20%。
![]()
更重要的是技术积累,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领域,中国供应商的技术已经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其实特斯拉也不是没试过换供应商,之前它曾想把美国工厂的部分零件换成本土生产,结果成本一下涨了25%,而且因为零部件质量不稳定,导致车型召回了好几次。
因此,就有一些网友认为特斯拉的“去中国化”,就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
![]()
现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国已经是核心枢纽,很多零件看似是“非中国产的”,其实原材料、加工设备还是来自中国,只是贴了个外国标签。
所以真要完全剔除中国零件,特斯拉要么涨价,要么降低质量,没有第三条路。
马斯克这刀砍向谁?
马斯克这一刀下去,看似砍向中国供应商,可最后承受代价的,却是特斯拉自己、消费者和投资人。
![]()
供应链重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两年时间根本不够,特斯拉要在2年内完成所有中国零件的替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到时候很可能出现“旧供应商已经停供,新供应商还没跟上”的尴尬局面,导致生产中断、交付延迟。
马斯克一向擅长用话题吸引注意力,但资本市场最终看的是基本面,如果特斯拉因为“去中国化”导致利润下滑、销量受挫,就算马斯克再能说,投资人也不会买账。
![]()
面对特斯拉的“切割”,中国供应商反而显得很淡定,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特斯拉不是唯一的客户,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客户。
比如宁德时代,已经在德国、匈牙利建了超级工厂,给宝马、大众供应电池,比亚迪的零部件业务,已经进入了丰田、本田的供应链,汇川技术的电机,也被奔驰、奥迪采用。
![]()
这些中国供应商早就实现了“多条腿走路”,特斯拉就算不买,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特斯拉这次的操作,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未来会不会有更多企业被迫走上“去中国化” 的道路?全球产业链会不会分裂成两个阵营?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最后受损的,是所有国家、企业和消费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