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科学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官网公布了2026年新增选院士名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北京大学黄晓军教授、河南大学张锁江校长等多位院士入选。本次共有63名新当选院士,分别来自生物科学、医疗健康与科学、化学科学、工程科学等10个研究领域。
![]()
世界科学院成立于1983 年,原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由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萨拉姆(Abdus Salam)教授倡议创建。致力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科学能力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科学院。当选的院士代表着世界各地各个学科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得主。
部分入选学者简介
![]()
黄三文,植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育种学家。199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获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5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
长期致力于植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创建了马铃薯有性杂交育种体系,把马铃薯从薯块繁殖的四倍体作物改造成为种子繁殖的二倍体作物;发现了黄瓜苦味物质生物合成和调控的关键基因,解决了抗性与品质矛盾这一育种难题;发现了影响番茄风味的主要化合物及其遗传位点,提出了“代谢组指导育种”思路和番茄风味改良路线图。曾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农业、营养与食品科学奖。发表SCI论文180余篇。
![]()
黄晓军,男,1964年8月生。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 年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获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及转化研究工作,创建全球首个非体外去 T 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北京方案”(Beijing Protocol),解决了“移植供者来源匮乏”的世界性医学难题,基本实现了每一位患者都能找到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通过优化白血病的分层治疗,创建复发、难治白血病的整体治疗策略,显著提高移植治疗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使半相合治疗白血病的三年生存率从约 20% 上升至 70% 左右,学术成果被欧美等 60 余项国际指南 / 共识引用。
今天,北京方案成为中国首位(半相合占比95% 以上)、全球过半的骨髓移植模式,推动了近二十年全球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学科的发展。
![]()
张锁江,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学院院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主任。2022年6月,受聘担任河南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研究,突破了离子液体规模制备、工艺创新和系统集成的难题,实现了多项绿色成套技术的工业应用,推动了离子液体绿色技术产业化进程。
相关研究成果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SCI 论文500 余篇,SCI 总引18000 余次,H-index 65;编写中英文书籍10 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30 余件。担任两个国际期刊和《过程工程学报》主编。承担科技部变革性重大专项、基金委重大项目及创新群体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等。
![]()
段慧玲,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三八红旗手、德国洪堡研究奖获得者。2007年起在北京大学工作。
段慧玲长期从事界面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研究,围绕“复杂介质界面力学”,突破了非线性、多相、多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难题,形成了跨越“微 - 细 - 宏”观多尺度、涵盖“气 - 液 - 固”多相的界面力学新理论和新方法,取得了系统和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具有两百年历史的流体力学滑移边界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在国际范围内促进了连续介质力学和细观力学等相关理论的发展,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而且应用于水下航行器、航空复合材料、核装备结构等,为我国重大装备设计与效能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刘昌胜,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92年-2019年5月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7月-2019年5月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9年6月至今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1996年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材料学会联合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长期从事生物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发展了多种活性骨修复材料以及生长因子制备和材料活化新技术;所研制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获产品注册证并已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申请发明专利7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0项(美国授权专利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包括Chemical Review、Science Advances、Biomaterials等本领域著名期刊40余篇。
出版中、英文专著(教材)5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均排第一)、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青年杰出贡献奖、上海市先进工作者、Bioactive Material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
包刚,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1985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1991年在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94年起任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1999年任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2006年创建密歇根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MCIAM)并任主任。2010-2020年担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曾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工程师学院院长。
包刚长期从事应用数学研究,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反问题的理论、算法及应用于精准探测方面做出了系统创新性研究,是该领域数学理论和科学计算的国际领军人物。其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发展了一般情形下波动方程反问题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反散射问题的多频稳定算法,系统地建立了衍射光栅问题的数学理论,提出了求解偏微分方程及反问题的弱对抗网络深度学习算法。
![]()
赵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1990年在南京大学天文系获理学博士学位(欧洲南方天文台联合培养),曾先后在比利时烈日大学、欧洲南方天文台、香港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国立天文台、德国汉堡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天文机构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人才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重大项目等,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LAMOST巡天的银河系研究”首席科学家。同时与来自德国、日本、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天文学者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赵刚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天体化学丰度研究,在天体化学丰度、太阳系外行星和实验室天体物理的领域研究中做出了系统的重要工作。建立了大样本贫金属矮星高分辨光谱观测样本,完成其化学丰度的系统性定量分析;给出中性氢原子碰撞对谱线影响的新计算公式;开展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候选体的搜寻与观测研究;开辟了新的实验室模拟天体物理条件前沿领域研究。
这些研究被国际天文界最具影响力的“天文与天体物理年评”20余篇综述和30多部专著与教科书引用。曾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0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等,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的工作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领导的研究团组已成为国际上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队伍之一。
![]()
关美宝,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崇基学院院长、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卓敏地理与资源管理学教授。关教授运用前沿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方法,应对城市的健康、交通、环境及社会等重大挑战。她发现了“不确定地理情境问题”(UGCoP)及“邻域效应平均化问题”(NEAP),对过往以居住地为基础的环境暴露评估方法提出质疑,推动环境暴露评估范式转型为基于个体流动性的新范式。
此外,关教授通过实时移动感应和GPS追踪技术,收集高解析度的个体层级数据,大幅减少了与 UGCoP 和 NEAP 相关的暴露测量误差。她的研究启发了许多基于个体流动性的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健康的新研究。她的学术成果丰硕,发表超过 570 篇著作,包括期刊论文、书籍及章节。
本文内容转自“科奖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