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奥)16日上午,在第十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开馆活动上, 《海峡两岸茶园碳汇项目方法学》及首批“零碳茶产品”正式发布。
“南平市率先开展茶园碳汇方法学研究,对推进‘双碳’战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由福建省农科院、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南平碳计量中心等10家单位合作编制完成的《海峡两岸茶园碳汇项目方法学》,为茶园碳汇项目的开发与交易提供关键的技术标准与科学依据。”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董红敏表示。
据悉,2022 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 16 部门印发了《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要求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福建省作为两岸农业合作前沿阵地积极响应,结合台湾地区在精致农业与碳汇管理领域的经验,制定《海峡两岸茶园碳汇项目方法学》,可为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发展标准,落实建设绿色碳汇型果茶园,发挥果、茶等多年生作物碳汇优势,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体系提供科学的方法保障,助推两岸标准共通和“双碳”目标实施。
依托《海峡两岸茶园碳汇项目方法学》,茶园碳汇项目系统追踪碳元素从空气到叶片,再到土壤深处的完整旅程,精确计量茶树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及茶树枝叶循环利用路径,通过测量一款茶叶产品在种植、加工、包装等生命周期内的总碳排放量,以购买“一元碳汇3.0”实现碳中和,让“零碳茶产品”得以上市。
“我们持续探索碳中和茶产品认证与实践工作,推动认证了一批‘零碳茶产品’。”现场发布首批“零碳茶产品”的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统计核算部副研究员张曦表示。据了解,首批“零碳茶产品”包含正山堂等8家企业的红茶、肉桂、水仙、建阳小白茶等8款茶叶产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