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欧陆速写观点
![]()
近年来,英国已成为莫斯科眼中首选的“反派”和“头号敌人”,其被俄罗斯指控策划无人机袭击、炸毁北溪管道,并涉嫌指挥俄罗斯境内的“恐怖袭击”。在莫斯科寻求与特朗普政府重建关系之际,英国已接替美国原有角色,成为克里姆林宫宣传战中的首选替罪羊。尽管英国的能力远逊于美国,但在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方面更愿突破底线。
伦敦讯——近年来,英国已成为莫斯科眼中首选的“反派”。其被指控策划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空军基地、炸毁北溪管道、在俄罗斯境内指挥“恐怖袭击”,甚至涉嫌协助去年伊斯兰国在莫斯科制造的惨烈音乐会袭击事件。
本周,新的指控被追加:俄方声称英国情报机构曾试图诱使俄飞行员叛逃西方未果。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俄罗斯籍)在莫斯科向记者描述了所谓英国支持的阴谋——诱使驾驶配备“匕首”导弹战机的俄罗斯飞行员飞往罗马尼亚,声称该战机将在那里被北约部队击落。拉夫罗夫补充说,暗指英国无论所作所为如何,总能自诩清白。伦敦方面否认参与所有这些阴谋。
当莫斯科寻求与美国特朗普政府重建关系之际,英国已接替美国原有角色——成为克里姆林宫宣传战中的头号对手和首选“替罪羊”。
英国前驻莫斯科国防武官约翰·福尔曼上校(John Foreman,英国籍)指出:“俄罗斯自视与美国平起平坐。如今他们无法直接批评特朗普,那么该把乌克兰战场的失利、百万伤亡的祸根归咎于谁?当然是离得最近的英国。把我们塑造成俄罗斯所有问题的根源,这最是省事。”今年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宣称:“当今伦敦正如两次世界大战前夕那样,充当着全球主要战争煽动者。”
在俄方看来,英国已断断续续背负这个称号逾两百载。冷战时期,美国在克格勃术语中被称为“头号敌人”,英国则位居次席。尽管两国间的竞争与间谍活动从未停止,但在克里姆林宫的认知里,来自英国的威胁始终是莫斯科与华盛顿主战场上的次要情节。
![]()
然而全面入侵乌克兰使两国关系跌至新低。尽管英国的预算和能力远逊于美国,但在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方面,英方往往比美方更愿冒险突破底线。一位乌克兰情报人士表示:“从最初的日子起,英国人就始终领先一步。”
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英国籍)是入侵后首批访问基辅的西方领导人之一,2022年4月初抵达时,俄军撤离首都周边阵地仅十日。而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直至2023年2月才进行访问。美国官员批准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援助,但对局势升级持谨慎态度;约翰逊则频频发表关于击败俄罗斯的强硬言论,这在莫斯科并未被忽视。
包括普京在内的俄方官员屡次指控约翰逊于2022年春季破坏潜在和平协议。莫斯科宣称基辅在战争初期本已准备接受条款,却因英国指令而退出——尽管泽连斯基总统否认这一说法,但该版本已深入俄罗斯官方媒体。
在俄罗斯统治精英阶层中,曾经无害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一词已蜕变为克里姆林宫对西方最深层焦虑的代名词。官方话语体系中,这个词不再指代古代民族,而是代指一个由伦敦主导的地缘政治集团,被指控策划遏制、羞辱乃至最终瓦解俄罗斯。这种敌意自上而下渗透。俄罗斯电视宣传员如今竞相发出愈发耸人听闻的威胁:普京青睐的主持人之一常夸口称英国可能被俄罗斯新型核鱼雷“沉入海底”。
伦敦国王学院国防研究客座教授迈克尔·克拉克(Michael Clarke,英国籍)在近期《英国陆军评论》中撰文指出:“无论是苏联时期的领导人还是现在的俄罗斯领导人,都以一种反向恭维的方式宣称伦敦是所有针对他们的阴谋的幕后黑手。”他同时写道,莫斯科认为英国在脱欧过程中与欧洲伙伴疏远,需要时间才能在欧洲主要大国中重拾政治影响力。
![]()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也有自己的经历或思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作者:彼得·绍尔(Peter Sauer)与肖恩·沃克(Shaun Walker)
来源:英国《卫报》(The Guardian)
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