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冬进补,来年打虎。”随着几场冷雨,气温骤降,我们正式迎来了初冬。这时候,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收,脾胃功能逐渐增强,正是为身体储存能量、抵御寒冬的黄金时期。
很多朋友天一冷就想着吃猪肉炖粉条、喝鸡汤,这固然暖和,但猪肉偏腻,鸡肉性温,吃多了反而容易内生燥火,出现口干、便秘等“上火”症状。其实,初冬饮食的关键在于 “清补”与“润燥” ,要补,但要补得巧妙,补得舒服。
![]()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4种特别适合初冬食用的肉类,它们既能补足营养、增强体力,又能润燥益气,帮你稳稳当当地为身体“打好底子”,迎接数九寒天的挑战。
第一肉:牛肉——补脾益气的“实力派”
推荐理由: 牛肉被誉为“肉中骄子”,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尤其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功效,是秋冬季节补益的佳品。
![]()
初冬吃它好在哪? 天冷了,人体消耗增加,容易感到疲劳、手脚冰凉。牛肉能有效补充体力,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让你感觉浑身有劲,暖和起来。
家常吃法推荐: 萝卜炖牛腩。白萝卜是初冬的“润肺宝”,能理气健脾,与牛肉是绝配。牛肉补气,萝卜顺气,这样补而不滞,既营养又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炖得软烂的牛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汤,从胃暖到心。
第二肉:鸭肉——润燥清补的“贴心人”
推荐理由: 如果说哪种肉最懂“润燥”,那非鸭肉莫属。鸭肉性凉,味甘,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它补虚的同时不易上火,特别适合体内有热、容易上火的人食用。
![]()
初冬吃它好在哪? 初冬天气干燥,暖气一开,更是燥上加燥。很多人会感到咽干舌燥、皮肤干痒。此时吃鸭肉,就像是给身体下了一场“及时雨”,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各种不适。
家常吃法推荐: 老鸭汤。用老鸭搭配山药、莲子、枸杞等一同慢火煲汤。山药健脾,莲子清心,枸杞滋阴,这样一锅汤,将鸭肉的润燥之效发挥到极致,味道鲜美,补益身心。
第三肉:鱼肉——优质蛋白的“清爽源”
推荐理由: 鱼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它所含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并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鱼如带鱼、鲈鱼),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中医认为,多数鱼类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
初冬吃它好在哪? 经历了“贴秋膘”,肠胃需要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来“减负”。鱼肉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既能补充优质蛋白,又不会像红肉那样油腻,让人在进补的同时感觉清爽舒适。
家常吃法推荐: 清蒸鲈鱼。初冬的鲈鱼最为肥美。清蒸的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鱼肉的鲜味和营养,淋上少许蒸鱼豉油和热油,味道鲜美,操作简单,是家家户户都能做的滋补菜。
第四肉:羊肉——驱寒暖身的“先锋官”
推荐理由: 羊肉是众所周知的温补佳品,富含蛋白质和钙、铁等营养素。中医认为羊肉性温,能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
![]()
初冬吃它好在哪? 对于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的朋友来说,羊肉是初冬进补的首选。它能有效增加身体的热量,抵御外界寒气,预防感冒,为迎接更冷的“三九天”做好充分准备。
家常吃法推荐: 羊肉胡萝卜汤。羊肉温补,但略带燥性,与性平的胡萝卜同煮,胡萝卜不仅能吸收羊肉的膻味,其富含的维生素也能平衡羊肉的温热,让这道汤补而不燥,暖身又营养。
结语:
初冬进补,讲究的是“润”和“缓”。别再只盯着猪肉和鸡肉了,巧妙地将牛肉、鸭肉、鱼肉、羊肉这“4肉”轮换着端上餐桌,根据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补足营养不上火,润燥益气两不误,为整个寒冬的健康打下坚实的根基。快为家人做起来吧,把这个冬天变成温暖又健康的季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