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儿歌教学遇上数字化创新,这本“会说话”的新形态教材正在改变学前教育的课堂。琴房里,学生们手捧教材,用手机识别二维码,老师弹唱示范瞬间跃入眼帘——这不再是未来教育的想象,而是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新日常。近日,由该校学前教育学院教师团队编写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儿歌弹唱》由湖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让教材"活起来"的创新之道
“以往学生最大的困惑是理论懂了,但手不会弹,嘴不会唱。新教材的突破就是打破了理论、弹奏和演唱的壁垒。”焦作工贸职业学院音乐老师、教材主编耿丽云看着教材说,“比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熟悉左手的和弦伴奏,还可以通过扫码观看视频示范,三维一体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学得会、用得上。”
![]()
据了解,这部教材的编写团队由学院资深教师牵头,集结6位骨干教师,且都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他们从实际课堂中提炼典型难题,确保每个案例都“接地气”。
数字化赋能,打造"永不下课"的课堂
“太方便了!晚上在琴房练习时,可以随时扫码看视频,感觉老师的示范就在眼前,再也不用害怕课余时间练习时没有参考了。”学生干雨昕兴奋地展示着新教材的奇妙之处。
![]()
教材的数字化设计令人眼前一亮。每个儿歌案例不仅配备弹奏指导和演唱技巧解析,还增加了教学活动设计建议。这意味着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弹唱,还能掌握教学方法。
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
“这本教材是我们推进‘课岗融通’的重要成果。教材内容与幼儿园实际工作需求高度契合,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零过渡。”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方宇表示,“学生们普遍反映,教材中的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的幼儿园教学场景。”
![]()
“教材非常实用,伴奏类型很丰富,学完《幼儿歌曲弹唱表演设计》这一章,我去幼儿园实习,马上就能用上。”即将毕业的学生任梦洁分享道。
据方宇院长介绍,该教材的出版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学校将继续支持教师将教学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