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1
导语
最近,很多朋友会发现“无人机越来越不好玩了”,这是为什么呢?
——没错,直观上感受“低空飞行的管控实在太严了”,如果是生活在大城市,市区里(主城)基本上“寸步难飞”,甚至在特殊管控时期,刚开机可能就有电话过来了(不代表全部)。
有些朋友可能会想,如果不能玩无人机,是不是可以弯道超车,玩玩“航模”呢——是不是就不受监管,甚至帽子叔叔问我玩什么呢,我回答玩航模就不受监管了呢?
好,基于此,我们一起看看“无人机”和“航模”这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是不是能达到你的设想呢?
![]()
1
一、权威定义与简约解读
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机)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761号)将“无人驾驶航空器”定义为:“没有机载驾驶员、自备动力系统的航空器”,并按性能指标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
模型航空器(航空模型)
——由国家体育总局等会同部门出台的《模型航空器飞行管理办法》(2024/2025年发布实施文件,以下简称“模型办法”)将“模型航空器/航空模型”定义为:“有尺寸和重量限制,不能载人,不具有自动的高度保持和位置保持飞行功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列举了包括自由飞、线控、直接目视视距内人工遥控、借助第一视角(FPV)人工不间断遥控等类别,同时对技术规格(如升力面积、最大起飞重量、发动机/电源限制等)作出具体数值限定。
如果觉得上面字多,那么简约如下:
• 无人驾驶航空器(民用无人机):没有驾驶员、带动力、具备一定自主或半自主功能,广泛用于航拍、物流、测绘、喷洒、安防等。通常多旋翼四、五、六、八轴或者垂起固定翼等。
• 模型航空器(航模):以体育、娱乐、比赛为主的飞行模型,体积、动力和功能受限,通常不具备复杂的自动化飞行能力。通常长得像固定翼飞机(毕竟是模型),有发动机等,也有FPV竞速机(穿越机类)。
![]()
2
二、如何从技术与用途上界定二者
要判断一架飞行器是“模型航空器”还是“无人驾驶航空器”,可用下列要点逐项核判:
技术规格/尺寸重量:模型办法对面积、起飞重量、动力、电机电压、发动机排量或喷气推力等给出明确上限(例如: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5 kg,总升力面积不超过500 平方分米等),符合这些技术上限且无载人能力的通常被认定为模型航空器;超出这些上限或无具体入限而具备更大性能的,按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
自动化与控制能力:模型办法要求“不能具有自动的高度保持和位置保持飞行功能”。若装备有自动返航、定点悬停、自动避障、地理围栏与复杂自主航线(如用于商业测绘、巡检、物流等)的能力,通常被视作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
使用目的与运行场景:体育娱乐、航模比赛、俱乐部活动等以体育/娱乐为目的并在模型场地内活动的,多属模型航空器;用于商业活动(测绘、影视、物流、农业植保、安防等)或承担特定任务的,即便体积小、也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尤其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中以“运行场景”和“风险”为判定依据)。
空域与活动环境:模型航空器通常在经批准的模型活动场地、模型飞行俱乐部或体育活动区域内开展;民用无人机的飞行往往涉及更广泛的空域申请、空管协同和分级运行管理(开放/特定/审定类)。
小贴士:只要用途不是体育/娱乐,并且飞行可能造成较高风险,就优先按民用无人机来管。
![]()
3
三、两类主体的主要管控差异
下面是朋友们最关心的几项差别,简洁列出:
对比
维度
无人驾驶航空器
(民用无人机)
模型航空器
适用主体与主管部门
由多部门协同管理(空管、公安、民航、交通、地方政府、工信等),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以国家体育总局为牵头,会同空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民航等部门建立管理机制,属性偏“体育/公共活动”。
登记与标识
实行实名制登记。最大起飞重量250g及以上需在国家平台登记,未登记飞行有明确处罚条款。
不强制逐一实名登记。更强调场地管理、活动审批与现场安全,具体以地方细则为准。
操控人员资质
分级管理。微型/轻型需培训或合格证明;小型以上或在特定空域运行需民航局颁发的操控员执照或通过局方考试。
一般不要求民航执照。侧重由俱乐部/协会负责培训与安全管理,组织者落实安全保障。
运行许可与空域管理
实行三类运行管理。在管制空域、敏感区等高风险空域需严格审批、申报飞行计划并与空管协同。
强调在指定模型场地或赛事范围内开展。由体育部门会同空管等部门统筹划定活动场地,控制对敏感区的接近。
适航与产品合格
涉及GB强制要求、型号合格证、适航审定(尤其对中大型无人机),有严格的认证和技术安全要求。
主要对技术规格设上限要求,强调活动中的安全使用,非全部适用适航证书制度。若超标或非体育用途,则按无人机管理。
法律责任与处罚
对未登记、“黑飞”、侵入禁限区等行为设行政处罚(罚款、责令改正等),可能涉及公安机关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对违反活动管理规定的行为提出行政管理措施。若造成公共安全危害,同样可能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由公安与空管等部门处理。
![]()
4
四、注意事项
1.买机前先看用途:打算卖钱接活、做测绘、拍摄商业作品的,不要把自己当“航模玩家”。
2.新手先找俱乐部:想学飞、想参加赛事,优先在正规模型场地与俱乐部练习。
3.尊重空域与隐私:远离机场、军事设施、重大活动和人群密集区;不要随意拍摄他人隐私。
4.实名登记/投保:适用时完成实名登记并购买责任险,出事时能依法处置也能减轻经济风险。
5.遇到执法配合检查:配合公安、空管工作人员,不要与执法对抗。
0
回到开头问答
![]()
1. 玩航模没有限制吗?没有监管吗?
有的,上面已经说明白了,所以玩惯了无人机的,可能对航模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并不代表不好玩,而是完全“两个赛道”。
——该管的地方一样要管,某些情况航模的限定更多。
忽悠帽子叔叔说 “我玩的是航模,不是无人机,不归你管!”,可行吗?
基本不太可行,你可以试试,注意试错后果严重。
还是那句话,把“安全、合规、尊重他人”当作飞行前三项检查,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公众负责。
3. 最后一个问题,穿越机是无人机还是航模?
![]()
声 明: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源飞行邦;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