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龄人还在为游戏皮肤氪金时,14岁的杭州少年林宇轩用一双手将12平米的卧室改造成了"私人博物馆"。这个被网友戏称为"最硬核的暑假作业"的改造项目,近日在短视频平台引发热议,播放量突破300万次。
推开这间"博物馆"的房门,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左侧墙面悬挂着亲手拓印的甲骨文,右侧展柜陈列着自制的青铜器模型,天花板上垂挂着仿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吊饰,就连床头灯都改装成了"太阳神鸟"造型。更令人惊叹的是,所有展品均由废旧纸箱、黏土和3D打印笔制作完成,总成本不足200元。
"历史课本上的文字太抽象,我想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学习。"林宇轩展示着用牙膏盒制作的"曾侯乙编钟",每个"钟体"内部都嵌入了不同大小的玻璃珠,敲击时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阶。这个创意源自他在博物馆参观时发现的声学奥秘。
这场改造持续了整个暑假,林宇轩不仅自学了空间设计、材料力学等跨学科知识,还通过直播记录改造过程,意外收获了2.3万粉丝。有网友评论:"别人家孩子拆家,他家孩子造博物馆!"更有历史老师留言:"这比任何教具都生动,建议全国推广!"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这位初二学生显得格外清醒:"真正的博物馆是知识的殿堂,我的'微缩馆'只是打开历史的一把钥匙。"据悉,他已将改造过程整理成3万字的《沉浸式学习指南》,并计划与学校合作开设工作坊。这场由少年发起的"文化革命",或许正在改写我们对教育的想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