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新闻网)
转自:邯郸新闻网
每周二至周日,夜幕下的邯郸市博物馆便焕发出不同于白昼的活力。交响乐在一层大厅回荡,古筝琴音唤醒沉睡的文物,古装讲解员引领观众穿越文化长河……自10月28日以来,已有七千余人次走进“邯博之夜”。在这里,游客还可享受文创产品全场打折、数字展览前50名体验者免单等福利,难怪有网友戏称“去邯博薅羊毛了”。
![]()
邯郸市博物馆外景。
![]()
![]()
![]()
为增加夜场活动的趣味性,邯郸市博物馆增加了数字展览AI体验、文博大转盘等活动。
这句“薅羊毛”的俏皮话里,藏着文化惠民的智慧。长期以来,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开放时间与“朝九晚五”的社会主要工作时间高度重合,使得上班族、学生等群体往往只能挤在周末、节假日前往,导致扎堆观展现象突出,随之而来的是门票紧张、排队耗时、体验打折扣等问题。加之,“你展我看、你讲我听”的范式操作难免让大家感到单调。在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之间,“邯博之夜”恰如一座便捷的桥梁,将文化供给有机融入市民的夜间日常。这座桥梁使文化体验从走马观花式的匆忙,转向沉浸式的享受。在非遗技艺互动区,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感受无骨花灯、珐琅铜韵的技艺魅力;“文博大转盘”用游戏化思维激发市民参与热情;二层平台上“赵王赐字”的戏剧穿越、专家大讲堂的知识传递,以及茶餐厅里的特色美食,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活了起来、动了起来、亲切了起来,让市民在轻松、自在的漫步中,收获文化的滋养。
![]()
“邯博之夜”围绕“夜游邯博,乐享文明”主题,推出一系列文化体验项目,打造夜间文化休闲新场景。
![]()
邯郸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包括战国青铜马、东汉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战国透雕螭龙纹金牌饰等,这些文物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范文平 摄
要让文化惠民的“羊毛”被“薅”的长久,还需在热闹开场后,于管理、运营的幕后下更多实功、细功。这不仅意味着要配置充足的人力、升级安保级别,更要建立起一套常态化的夜间运营标准,不仅要有精彩讲解和互动活动,更要完善从医疗救助到人流、车流疏导等全方位应急保障预案。当这些幕后细功夫到位时,市民“薅”的就不是只图一时新鲜的“羊毛”,而是养成一种稳定的夜间文化消费习惯。那么,博物馆将不只是文化殿堂,还是休闲胜地,带动周边文创、餐饮、娱乐的消费业态的繁荣,让城市的夜晚于烟火气中洋溢着文明新风。
张英颖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邯郸市博物馆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