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县位于河北省最南端,是“三都文化交汇地”,晋冀鲁豫四省通衢,是北朝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磁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北朝历史文化中的民族融合元素,依托北朝考古博物馆、方特国色春秋等文旅资源,打造旅游促“三交”的特色品牌,创建精品文旅线路,以旅为媒,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一、以点发力,打造“三交”品牌
磁县以“两带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通过打造特色点位、开展多元活动、推动民族团结理念融入群众生活、根植各族群众心中。
北朝考古博物馆是磁县倾力打造的重点工程和特色品牌项目,是全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展陈面积4000余平方米,馆藏文物5000余件。通过东魏、北齐皇室贵胄墓葬的陶俑、瓷器、壁画、墓志等系统的展示了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历史,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200万人,已经成为全国研究北朝文化、研究民族大融合课题的重要高地,2023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旅游促“三交”试点,被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
依托北朝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磁县科学规划,调整展陈布局,结合实际提升讲解质量,开展特色研学。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对展陈文物进行优化调整,在“泱泱文明”展厅增加“民族大融合”篇章,通过壁画人物、陶俑石窟等,向游客展示1500多年前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面貌。围绕讲好北朝故事、民族团结故事、各民族“三交”故事,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高质量完成讲解词编写和修改,定期开展讲解员、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质量。联合高校文研单位举办“走向盛唐”学术研讨会,不断深化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开展“博物馆+”主题社会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博物馆文化“零距离”走到各族群众身边。
![]()
二、以旅为媒,培育精品线路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有关要求,磁县系统梳理北朝历史文化资源,按照由点连线、以小见大的工作思路,精心培育以北朝考古博物馆、磁州水墨园、方特国色春秋为节点的精品线路,以“景区提升、宣传赋能、区域联动”为路径,整合现有资源,构建主题鲜明、体验多元的北朝文化品牌体系,形成“四区联动”发展格局,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全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文化展示区以磁州水墨园、北朝考古博物馆为主,通过主题化改造、多元业态植入、数字化升级等打造复合与沉浸式文化空间;主题游乐区包含方特国色春秋、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在游乐设施和温泉区等植入北朝元素,打造沉浸式娱乐体验;沉浸体验区有天子冢景区、兰陵王遗址公园,围绕周边环境提升、历史场景和英雄叙事沉浸体验融合等带动乡村游;生态延伸区为溢泉湖风景区,体现生态景观与文化符号共生,进行文化赋能与生态融合。以旅为媒,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主题游乐、沉浸式体验和演出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全面覆盖,提升创建质效
近年来,磁县坚持示范带动,统筹推进“两带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共打造省级示范点位(项目)3个,市级示范点位10个。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县委统战部先后组织观摩学习、研学交流50余次,形成了统战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全域创建格局。
各乡镇、社区积极行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与文化长廊,构建全媒体沉浸式宣传矩阵。黄沙镇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组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30余场,参与人数达800人次;磁州镇创建民族政策宣传角和民族团结小屋,通过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文艺汇演等活动,推动党的民族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社区改革管理中心,举办“民族团结杯”篮球联赛,在中秋等节日组织文艺演出、爱国主义电影展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团结力量;磁县阜才中学与新疆和静县第三中学达成合作,以“非遗传承”为主体,多形式开展冀疆两地青少年文化交流。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磁县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图片由韩艳龙授权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