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卖不动了”不是段子,是真事。
![]()
朋友圈晒茅台的少了,婚礼桌上看红酒的人低头喝汽水,便利店冰柜里3度微醺饮料占掉一整层。
![]()
数字更冷:白酒库存能再卖320天,精酿小店一年倒三分之一,飞天茅台批价跌到1450还没人要。
一句话,喝酒这件事,正在被年轻人“拉黑”。
以前说“无酒不成席”,现在席还在,酒换了。
婚宴上白酒从82%砍到31%,司仪一句“开瓶香槟”比“开瓶茅台”掌声多。
商务饭局的转盘中间,红酒开了也没人动,最后原封不动退回后厨。
不是大家抠,是“喝不动”:
Z世代平均饮酒频次比90后少六成,喝完还得算卡路里,第二天要晨跑。
健康焦虑一来,酒精度超过5%就被判“社交死刑”。
酒企也懵。
仓库堆成山,二线品牌够卖18个月,领导天天飞直播间喊“上车”,价格还是一路绿。
茅台跑去卖冰淇淋,一年整出15亿,比卖酒轻松;青啤砸钱建“灯塔工厂”,百威押注无醇产线,大家心照不宣:
“能解渴就行,别管是不是啤酒味。
最惨的是跟风进场的小酒厂。
去年借“精酿风口”开店的,今年80%账本赤字。
优布劳增速30%,人家有品牌、有渠道;
后来者只有故事和装修,故事讲完了,客人没回头。
美团数据扎心:8000家店,35%关门,平均寿命11个月,比奶茶店还短。
另一边,替代饮料偷偷狂欢。
![]()
天猫双11,无醇啤酒翻两倍,发酵茶涨175%,资本追着3度以下的小甜水跑,23亿融资涌进去。
便利店RTD冰柜占25%,不是啤酒付不起,而是微醺更有性价比。
喝一口,不上头,拍照还好看,完美适配“早C晚A”的精致滤镜。
有人问我,这波是周期底还是行业崩?
个人观点:
白酒不会死,但“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埋了。
未来三年,能活下来的只有两类:
要么像茅台,品牌硬到能跨界卖咖啡;
要么把酒精降到3度以下,让女生当饮料吨吨吨。
中间那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库存就是墓碑,越拖越贵。
留给传统酒商的时间窗口,其实只剩一次换档。
还指望“年轻人到了年纪自然喝白酒”?
别骗自己,90后都34岁了,该喝的早喝了,没喝的以后也不会喝。
下一批银发族更精,体检报告比销售话术吓人。
真想翻身,先把“酒”字摘了,想想怎么把“微醺”做成日常续命水。
评论区聊聊:
你上一次主动开酒是什么时候?
如果婚礼桌上放的是0度气泡茶,你会介意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