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我在贵州遵义茅台镇游学,参观了一些酒厂。哎呀,我终于做了这件我一直想做的事。
我一下飞机,就迎面飘来一股浓浓的酱香味,茅台镇整个城市,都弥漫着酒香。酒店房间没有酒味,但一出房间,走廊里都是酒的味道。我虽然不喝酒,但我还是非常期待能好好感受贵州酱香酒的文化。
![]()
巧合的是,这次碰上了双十一。而今年的双十一,茅台碰上一件大事:部分电商平台上,53度飞天茅台零售价跌破1499元。甚至,有的直播间还挂出了1399元、1299元的飞天茅台。
![]()
![]()
(图片可左右滑动)
这就很奇怪了。在很多人印象里,飞天茅台就跟银行理财产品一样,抢它不为喝,为了涨值。一直以来,都是两三千才能买到,现在怎么就跌了呢?有没有可能,这只是一次市场调整的价格波动呢?
我一路参访,跟同行的企业家交流,有个想法在我心里越来越强烈。我在茅台镇,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茅台的跌价,是酒桌文化,向酒文化过渡的艰难过程。
![]()
什么意思呢?几点思考,分享给你。
01
“酒桌文化”里,茅台最重要的是社交属性
首先,我想请你跟我一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过去,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喝茅台?
我想,出现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商务宴请。
你要请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吃饭,可能是谈生意,也可能是签合同,所以,你想表达你最大的诚意,和最大的尊重。怎么表达?高级饭店,山珍海味,对方不一定吃得来。但只要你放上两瓶茅台,不用多说,对方一眼就懂。
因为茅台就像奢侈品,它的价格,是全社会的“显性共识”。曾经一瓶3000元,两瓶6000元。你拿出来,放在桌上的就不是酒,而是你的姿态,对方看到的就是你的诚心。
你看,在这个逻辑里,茅台的味道是次要,重要的是它的社交属性。它的核心价值,是那个被社会共识焊死的“价格标签”。这就是“酒桌文化”里的茅台。
02
茅台独有的属性:价格不倒挂
可能你会问,在这个位置的难道只能是茅台?别的酒,像五粮液、剑南春这些酒,就不行?
还真不行。
茅台之所以能成为白酒的天花板,这其实是另一个话题。简单来说,里面有很多无法复刻的历史机遇在里面,比如国家伟人喝过、巴拿马拿奖等等。总之,茅台就是做到了。
于是,茅台有了一个所有白酒里,独一无二的一个属性:价格不倒挂。
也就是说,茅台的市场成交价,长期、稳定地高于它的建议零售价1499元。所以,你在门店买到的茅台,不会是1499元,而会高的多。可能3000元,也可能2800元,还可能2500元。总之,一定不止1499元。
这样一来,“用1499元买到飞天茅台”本身,就成了一种稀缺福利。
于是,一种有些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大家开始薅羊毛。
谁在薅?怎么薅?举个例子,贵州政府。假如你来贵州省,来茅台镇,你会发现:为了带动当地发展,鼓励游客消费,有很多“1499元购茅台”的配额,被分给了不同的消费渠道。
比如,在当地买土特产,只要超过一定金额,就有资格凭小票,换购茅台,价格是1499元。
比如,当你落地茅台机场,就能拿着登机牌,用1499元的价格买茅台。
当地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很多。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人会来贵州旅游,在贵州消费。
也意味着,会吸引来很多黄牛,来套利。
![]()
不是用小票就能换购吗?那就花钱去找小票。我在机场的时候,就看到很多黄牛围上来买登机牌,100块一张。然后去买一瓶1499元的茅台,成本1599元。再因为市场上都是两三千,所以这样最省钱,怎么都是赚。
只要有价差,就会有黄牛。而价差一大,黄牛就会变多。他们手里的1499元的飞天茅台,也就越来越多。
你看,这个逻辑下的茅台,不再是白酒,而是金融产品。
03
“喝不掉”的茅台,就像随时决堤的“堰塞湖”
不过,这个运转许多年的商业模式,一直面临一个问题:
卖出去的酒越来越多,被喝掉的酒越来越少。那么,酒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来看两个数据。一个是销量。有过统计,茅台2015年的销量是1.98万吨,2024年约4.64万吨。这意味着,过去十年,茅台销量持续上升。
另一个是“开瓶率”。在白酒行业内,通过开瓶率来判断一瓶酒有没有被“喝掉”。比如酒瓶扫码、空瓶回收等手段,能被酒厂用来判断开瓶率。之前有过估算,53度飞天茅台的开瓶率只有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可能有一半的酒,没有被喝掉。
连起来看,你会看到,买茅台的人越来越多,喝茅台的却没有增长那么多。剩下的茅台,都被“囤”起来了。
它们大量地躺在经销商的仓库里,小部分摆在企业老板的酒柜里。
那为什么,这些经销商会在手里囤积越来越多的酒呢?为什么只囤茅台,不囤别的呢?
因为他们没有把茅台当作酒,而是当作金融产品。过去十年,这就像一个“堰塞湖”,越来越多。
这些没被喝掉的酒,就像茅台的“负债”。它们跟飞机里程积分、酒店积分,是一个道理。你得用兑换的方式把它们用掉。不然,产生不了任何价值。
于是,一边是“水位”不断高涨,一边是“河谷”淤积堵塞。经销商手里的酒越来越多,真正买来喝的人越来越少。渐渐的,经销商们心里那根弦,也绷得越来越紧。
难道,他们就不怕“堰塞湖”决堤,那根弦突然断掉吗?
怕。但是大家都对茅台有一个预期:茅台会越涨越高。
只要这个预期还在,大家就愿意继续买茅台,继续囤茅台。
我们这次参访贵州的队伍里,就有一位企业家朋友告诉我,前两年他在3200元的高点,买了几瓶,就放在家里,等着它涨。就因为他相信,茅台一定会继续涨下去。
但,假如,这个预期出了一些问题。那么,那些把茅台当金融产品的供应商,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有一些外部原因。比如,商务宴请的逐渐走低,我在年度演讲上提到过,今年中国商务宴请和公司团建少了24.2%。比如,年轻一代对“酒桌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在白酒之外,他们有自己表达情感和尊重的方式。
对茅台来说,这些原因都指向了一件事:外界对茅台的需求正在减少。
可是,上游酒厂的供给还在增加。2000年,茅台酒基酒产量约5397吨。今年上半年,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而去年同期产量约3.91万吨。所以,供远大于求,是这个市场的现状。
压力很快给到了那些经销商们:货很多,但卖不出去,万一砸手里,怎么办?
他们开始想办法卖掉一部分,回拢资金。
怎么回拢?继续2500元,2800元的卖?原先就卖得少,继续高价卖,肯定不行。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降价。
于是,市场上流通的茅台开始增加。
而电商平台,就成了这些新增供给的一个“放大器”。他们拿着这些货源,为了给自己的平台引流,会用1499元,甚至更低的价格来售卖。
这样一来,我们这些消费者,就看到了一个原本只在渠道内部的“水压问题”,被公开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很多人突然发现:原来,茅台的价格也能很便宜。
总的来说,酒厂不断提高产量,经销商不断买酒囤货,真正喝酒的人越来越少,经销商降价出货。这就是“茅台跌价”的核心逻辑。
这也就意味着,茅台的“金融属性”正在逐渐减弱。
04
“1499元”,是白酒行业要坚守的价格天花板
于是,我们今天看到了“茅台跌破1499元”,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
1499元,是茅台的建议零售价,也是整个白酒行业价值体系的“压舱石”。
想想看,很多白酒品牌打广告,都会说自己比茅台好。我猜,你大概率不信,可能就连这家品牌自己也不信。但他还是要这么说。为什么?
因为茅台就是白酒的天花板,“瞄准”这个行业老大,才能显得自己有野心,继而吸引关注。
所以说,没有人希望茅台1499元的价格被击穿。
因为一旦跌破,很可能整个行业都卖不到1499元以上。就算以后涨回去了,大家对它的“价值预期”也很难回去。
所以,你会看到,茅台自身也在竭尽全力,坚守这个价格。比如茅台最近几年尝试的各种联名、周边、年份酒系列等等,都是在销量上的一些尝试。
![]()
最后的话
聊到这,我们再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茅台双十一的跌价,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想,现在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说这是酒桌文化向酒文化的艰难转型。
酒桌文化的消褪,可以看三个数据:
1、全国白酒总产量持续下降,从2023年的449.2万千升,降到2024年的414.5万千升。
2、白酒行业总销售额持续上升,从2023年的7562亿元,涨到2024年的7963.8亿元。
3、白酒行业集中度升高,白酒行业收入CR10(前10家企业),从2015年的18.8%,涨到2024年的57.1%。
三个数据连起来看:总产量下降,总销售额上升,集中度升高。
这意味着越来越贵,越来越高端化,而这个行业也在趋于萎缩。
而这时候,我们却看到,即使强如茅台,也在降价。
这背后,是行业供需的大变化,是向“酒文化”的转变。
什么是“酒文化”?是几个朋友,开一瓶好酒,不谈生意,只为品尝酒的美味。
在这里,酒,终于从一个“社交工具”,回归到“美味饮品”的本质。
这个过程对茅台来说,很艰难的挑战
必须承认,茅台依然是好酒,依然是一家好公司。它的品质,它的品牌,它的历史,它的价值,都无法替代。
它今天遇到的,不是产品的问题,也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它需要找到与新一代消费者建立沟通的新方式。
所以,茅台双十一的跌价,也许不完全是坏事,它只是市场,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锚定茅台的价值。
而这,也许是一家伟大公司,越过“生死线”,走向新生的必经之路。
祝福。
![]()
参考资料:
1、茅台,终于坐不住了
https://finance.sina.cn/cj/2024-06-22/detail-inazrhri4498595.d.html
2、天风证券,贵州茅台深度研究
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210161579192655_1.pdf?utm_source=chatgpt.com
3、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财报
观点/ 刘润主笔/ 海盐/ 歌平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第2776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抓取本文内容,用于训练AI大模型等用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