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葡萄酒产量展望报告显示,全球葡萄酒产量预计将达到232亿升,虽较2024年的历史低点增长3%,但仍较5年平均水平低7%,这标志着全球葡萄酒产量连续第三年低于平均水平,预示着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OIV总干事John Barker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三年,葡萄酒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南北半球普遍观察到的气候变化影响。一些地区经历了高温和干旱,随后又遭遇暴雨或意外的霜冻,这种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正在重塑全球葡萄酒产业的格局。”
全球产量三年连降
2025年的数据描绘出一个明确的趋势:全球葡萄酒供应已进入一个持续偏低的新阶段。产量预计在228亿升至235亿升,这一水平虽然较2024年有所回升,但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仍显疲软。
![]()
气候变异已成为影响全球葡萄酒生产的主导因素。报告详细分析了2025年的气候特征:南北半球的生产商都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从长期的干旱和热浪,到异常的降雨模式和意外的霜冻事件,这些气候挑战正在重新定义各个产区的生产潜力。
John Barker进一步解释道:“这已经是我们连续第三年观察到气候对葡萄酒产量的显著影响,这种现象相当惊人。气候变异不仅影响葡萄酒的产量规模,还深刻地影响着其品质特征和各产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产业经济的视角来看,这种持续的产量压力恰逢全球需求,特别是传统成熟市场需求疲软的时期,这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市场的再平衡。有限的产量增长有助于稳定葡萄酒的库存水平,使全球市场供需关系趋于更加平衡的状态。
欧洲产区深度分化
欧盟作为全球葡萄酒生产的核心区域,2025年预计产量为140亿升,虽然继续保持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但其内部各产区的表现出现了显著分化,反映出气候变化对不同地理区域的不均衡影响。
![]()
意大利在2025年重新夺回世界最大葡萄酒生产国的地位,预计产量达到47.4亿升,较2024年显著增长8%,并略高于五年平均水平2%。这一优异表现主要得益于相对有利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春季的温和气候和生长季节均衡的降雨分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的葡萄酒产业正经历着严峻挑战。2025年预计产量仅为35.9亿升,这将是自195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五年平均水平低约16%。这一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持续的热浪和干旱对主要产区的严重影响,以及正在进行中的葡萄园结构性调整计划。
西班牙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预计2025年产量将降至29.4亿升,较2024年下降6%,较5年平均水平低15%。这标志着,西班牙葡萄酒产量在过去30年中,第三次跌破30亿升大关。持续的干旱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加上夏季的极端高温和局部冰雹灾害,共同导致了这一困境。
除这三个主要生产国外,欧盟其他国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德国预计产量为7.3亿升,较去年下降6%;葡萄牙产量预计为6.2亿升,下降11%。而中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奥地利,则表现相对良好,产量达到或超过了各自的五年平均水平。
澳美稳中有进,南美两极分化
在北半球非欧盟国家中,2025年的葡萄酒生产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图景。美国作为全球第四大葡萄酒生产国,预计产量为21.7亿升,虽然较2024年增长3%,但仍较5年平均水平低9%。
![]()
俄罗斯的葡萄酒产业继续保持着稳定发展,2025年预计产量为5.1亿升,接近去年水平,并较五年平均水平高9%。其他欧洲国家如格鲁吉亚(预计2.1亿升)、摩尔多瓦(预计1.4亿升)和瑞士(预计1.0亿升),也都展现出积极的复苏迹象。
南半球葡萄酒产业在2025年预计将实现49亿升的总产量,较2024年增长7%,但仍较5年平均水平低5%。这一区域占全球葡萄酒产量的21%,份额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保持一致。
![]()
澳大利亚继续保持着南半球最大葡萄酒生产国的地位,2025年预计产量为11.6亿升,较2024年增长11%,但依然较5年平均水平低2%;新西兰则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复苏势头,预计产量将达到3.7亿升,较2024年大幅增长32%,较5年平均水平高15%。
南美洲的葡萄酒生产格局在2025年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阿根廷预计将保持其南美领先葡萄酒生产国的地位,产量预计为10.7亿升,与2024年相似,但略低于五年平均水平;智利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预计2025年产量仅为8.4亿升,较2024年下降10%,较5年平均水平低26%,这标志着智利葡萄酒产量连续第四年下滑。
巴西的复苏表现格外引人注目,预计产量将达到2.9亿升,较2024年大幅增长38%,并较5年平均水平高15%;南非葡萄酒产业也实现了期待已久的全面复苏,预计产量达8.8亿升,较2024年增长16%,接近其5年平均水平。
市场格局重塑在即
全球葡萄酒产业正面临一个结构性转变时期。OIV报告明确指出,尽管2025年产量预计将略有回升,但全球供应已进入一个“持续偏低的新阶段”。这一转变不仅影响着生产者的经营策略,也在重塑全球葡萄酒市场的供需格局。
各葡萄酒产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正在成为决定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欧洲的葡萄园重组,到新世界产区的灌溉系统升级,生产者们正在采取多种策略,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
![]()
从全球市场的视角来看,连续三年的低于平均产量恰逢全球需求,特别是传统成熟市场需求疲软的时期,这种供需关系的重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库存压力,避免了价格的剧烈波动。然而,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如果产量持续低迷而需求回升,市场可能面临新的供应紧张局面。
面对气候挑战,全球葡萄酒产业正在加速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从精准农业技术到抗旱葡萄品种的培育,从水资源管理到碳足迹减少,各个环节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着葡萄酒的生产方式,也可能最终影响葡萄酒的风味特征和品质标准。
随着各产区不断适应新的气候现实,全球葡萄酒的风味地图可能正在悄然重绘。未来数年,全球葡萄酒产业的适应能力将面临更多考验,无论是通过葡萄园重组、种植技术革新,还是市场策略调整,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产业,正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寻找着新的平衡与发展路径。
编辑:马越
校对:闫秀梅
监制:王玉秋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