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能与许褚鏖战三百回合,与张飞苦斗一整天,却为何对赵云唯唯诺诺?”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说起马超,五虎上将里最具西凉血性的那位,谁人不知?可他面对同为蜀汉骁将的赵子龙,却竟流露出几分畏惧,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
马超生在西凉,那是个天寒地利、人文粗犷的边塞。他的先祖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家学渊源、族人骁勇。自幼披甲上阵,习得一身铁骑之术。西凉铁骑在汉末群雄混战中独树一帜,“横扫涼州,威震羌胡”,正因为这份威名,曹操心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便想先把西凉收编。马超父亲马腾识破曹操用意,暗中与韩遂合计图反,怎料计谋泄露,父亲被杀,全家流离。血仇一朝刻骨,也让年轻的马超从此与曹操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
而此时,潼关前烽火连天。马超率领西凉铁骑,一举攻破关隘,兵锋直指许褚所在的阵营。传言马超干脆穿红袍,喊着“穿红袍者是曹操,长须者是曹贼”冲向前线,险些将曹操本人斩下马来。许褚急忙以身御敌,马超与他厮杀三百回合,数换长枪短剑,仍难分胜负。那一日刀光剑影、马蹄飞扬,回荡在潼关的山梁之间,好不壮烈。
![]()
不过,曹操耍得更狠。他用反间计离间马超与韩遂的关系,又调动大军截击马超,终于把他堵在汉中。马超败退张鲁麾下,才苟延残喘。谁思得就连这野蛮铁骑,也有低头之时。
![]()
更有一役在葭萌关。刘备入蜀后,诸葛亮乘机借“讨张鲁”之名,把马超拖进刘备的阵营。张飞与马超对阵,火花四射,从日出鏖战到日落,灯火下又挑灯夜战,刀光如瀑,血染战袍。二人旗鼓相当,谁也拿不下谁。旁观的刘备、诸葛亮面面相觑,才见机行言,许以良策,最终说服马超归顺。
![]()
马超怀揣复仇之志,投奔刘备,誓要雪父仇。但他此刻遇到一个更难缠的对手——赵云。赵云当年于长坂坡,身陷重围,七进七出,救出幼主,令曹营只能目睹他策马扬鞭而去的背影。那一声长啸,回荡江水之间,从此将赵子龙的名字刻入史册。马超听闻此事,心中大震:“如此无畏的将军,到底是何等身手?”他甘愿与五虎上将并列,却对赵云多了几分拘束。
![]()
后来在成都,刘备为表诚意,特地让赵云在军中试剑。那是一座空旷营场,晨曦未露,赵云已着银甲,手持丈八蛇矛,面色平静。随着一声令下,他箭步如飞,一个翻身,一个反刺,就将对面俘虏头颅稳稳摘下。那一刻,马超下马伫立营外,银盔下的眼中写满钦佩,也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戒备。赵云没有半分张扬,只是静静收兵,低声吩咐侍从:“收放自如,方显大将风范。”这话铿锵有力,却也无甚豪言,恰恰让马超觉得,这位同僚的底气,来得沉稳如山。
![]()
“他不过是刘备麾下的一名护卫,何至于令我心惊?”马超或许自问过无数遍。可他越是接近,越发感到那份威慑。赵云观军务有条不紊,一言一行不露半点破绽;作战时果断干脆,临危不乱。他曾在汉中之战猛撼曹军,斩将擒王,连岑昏都为之忌惮。而这一切,在马超眼里寸寸落地生根,化作潜在的压力。
![]()
更关键的是,赵云从不张扬。每每战后,他默默拂拭战甲,俯身为伤兵敷药,所到之处井然有序。营帐内外士卒围拢,想听他指点,又不敢越雷池一步。马超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真正的强者,不必大声炫耀,也能将人震慑。
有时候,我也想问问马超本人:你既能撼动曹操铁骑,又可与张飞斗勇,究竟怕什么?可历史无问,只留举世传说与后人玩味。正因为马超把赵云当作一面镜子,才让自己在书生账本里多了几行灰色注脚。赵云的勇,像潺潺流水;他的稳,像深潭不波。那份从容让马超慌神,也让他在蜀汉阵中,始终保留几分敬畏。
时光荏苒,五虎上将各自有成。马超奋勇北伐,收复失地;赵云忠心护主,一生未变。二人若能同台竞技,结果难定。可这种“假如”,始终停留在史书未记载的篇章里。只剩下马超偶尔对人感慨:“世上若真有能与我抗衡的,也只有赵子龙了。”听罢,旁人无不目瞪口呆。
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英雄济济。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马超的震慑,来源于对赵云无声无息的信任——他知道,面对同样信守承诺、身手不凡的战友,再无虚张声势的余地。正因如此,一个西凉劲旅出身的猛将才会低头存敬,而非轻视同侪。
赵云的神勇,像一把无声的长刀,插在马超心底。那不是恐惧,而是警醒:真正的英雄,总会在不经意间,让人心生忌惮,也让战场之外,肃然起敬。信息来源:[陈寿《三国志》] 参考资料:[裴松之注]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六十八] 参考资料:[王晋《华阳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