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A股在4000点上下震荡几天后再创新高,创业板指数上涨超过2.5%,着实亮眼。
不过,手持券商股的投资者们确实有些坐不住了。市场调整时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出尽风头,等市场回暖后电池、有色金属、芯片又是一轮强力表现,而牛市“先锋队”的券商股们始终低调,临近收盘时才快速冲高一下,板块仅上涨1%。
![]()
来自中信建投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证券行业呈现显著的绩优表现与行情背离特征: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达64%,在34个申万行业指数中排名第4,但前三季度板块累计涨幅仅7%,位列第22位,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
据统计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券商板块中,只有国盛证券和湘财股份股价抢眼,分别上涨85%和83%,位居第一和第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的股价涨幅还不到5%。
有意思的是,在靓丽的三季报披露后,只有东北证券、东兴证券、长江证券等券商股价有所表现,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头部公司股价甚至出现了下跌。
相比起屡创新高的沪指表现,特别是已经进入4000点新时代的A股,券商股跑得的确“太慢了”。
券商三季度的业绩可谓相当的红火。来自兴业证券的统计显示,在收入端,2025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加42.6%、62.4%至4195.60、1690.49亿元。
在成本端,2025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计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至48.6%,成本率的拐点逐步显现;边际上,从三季度单季度的业绩来看,部分头部券商的单季度ROE达到3%左右,所处分位数已经接近历史极值,如若后续市场继续震荡上行,有望推动行业全年盈利能力创下新高。
不过,业绩和股价背离着实令投资者们头疼:业绩再好有什么用,股价涨才是硬道理。
中信建投的报告分析指出,券商板块涨幅与业绩背离的成因可分为表层特征与深层逻辑。从表层看,首先,是择时难度高,证券板块区间最大涨幅与持有累计涨幅差值达35%,位列行业前三,择时不佳者或面临负收益。
其次,是行情与业绩错位,板块行情弹性通常领先业绩约一个季度,财报披露时行情已提前兑现;第三,是个股分化剧烈,申万证券指数50只成分股中仅20只跑赢指数,权重超60%的前十券商仅3只跑赢,非权重标的涨幅可达指数10倍,选股失误易致“赚指数不赚钱”。
在中信建投看来,更深层逻辑则指向行业本质。其一,业绩难以预测,自营业务收入占比2025年上半年超45%,其收益依赖市场波动,难以通过产业趋势预判;其二,盈利强周期,经纪业务依赖市场交易热度,创新业务依赖政策、行情等周期红利,业绩呈脉冲式波动;其三,竞争同质化,券商战略多为跟随式布局,缺乏差异化壁垒,仅少数在投行、资管领域有特色的券商能获差异化估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