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你是否也收到过来自【12368】的短信?内容触目惊心:“您有一份法院传票未签收,请点击链接...”。你脑中“反诈骗”的警报立刻拉响,但一个更深的恐惧随之而来:万一...这是真的呢? 作为一个律师,我必须指出,这已成为数字时代最大的司法困境之一:骗子在利用我们的“反诈意识”,来瘫痪我们对“司法效率”的响应。
近年来,我接到的咨询中,有一类问题变得异常高频:“崔律师,12368给我发了个链接,说我被告了,这是不是诈骗?”
当事人发来的截图,往往夹杂着“冻结资产”、“涉案”等恐怖字眼。而我的回答,也变得越来越“拧巴”。我不能简单地说“别点,是诈骗”,因为我很清楚,12368确实是中国法院官方统一使用的、用于发送案件通知和进行电子送达的司法短信号码!
今天,我们必须直面这个“狼来了”的困境。
一、 司法效率与反诈意识的“致命冲突”
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会陷入这种“两难”?
1. 法院的“效率革命”:
为了应对“案多人少”的矛盾,中国法院正在拼尽全力推进“智慧法院”和“全流程在线诉讼”。从“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到“电子送达”,法院希望一切文书都能在网上流转,提高效率。而12368短信,就是这场革命的“先锋官”。
2. 骗子的“精准模仿”:
与此同时,全社会的反诈骗宣传达到了顶峰。“不点不明链接”已经成为我们的“肌肉记忆”。骗子看准了这一点,他们不再需要费力编造“中奖”、“退税”的剧本。他们选择了一种最高明、最恶毒的伪装——模仿公权力机关。
这场冲突的“完美风暴”就此形成:
骗子利用12368的“官方权威性”来伪装自己; 而法院的“官方送达”,却被骗子搞得看起来像“高仿诈骗”。
结果就是,骗子在利用我们的“反诈意识”,来为我们无视“法院传票”提供借口。
二、 崔律师拆解:真假12368的“核心动机”
我们不要去纠结短信的措辞,那些都可以模仿。要分辨真假,你必须看穿其背后的“核心动机”。
- 假链接的动机:【立刻让你掏钱或交出信息】
要钱:它会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引导你立即转账。
要信息:它会引导你到一个高仿的“钓鱼网站”,要求你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
要“命”(手机的命):它会诱导你下载一个不明APP(病毒软件),声称是“安全控件”或“案件系统”,实则是为了窃取你手机里的一切信息。
靠“恐惧”驱动:内容往往是“重大金融犯罪”、“立即冻结资产”、“逮捕令”,极尽恐吓之能事。
- 真链接的动机:【只是让你“知道”或“签收”】
不谈钱:法院立案、送达,绝不会在短信里让你交钱!(诉讼费是立案后在专门系统另行缴纳的)。
引导你去“官方平台”:它不会要你下载来历不明的APP。真实的法院链接,其最终指向,一定是引导你去“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中国移动微法院”等国家级、可信赖的官方小程序或网站(域名后缀通常是.court.gov.cn)。
靠“程序”驱动:内容通常更规范,如:“【XX人民法院】(当事人名),关于XX与XX(案由)一案,本院已立案(案号:(2025)X法X初XX号),向您电子送达起诉状副本...请登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查看。”
![]()
三、 律师的“黄金法则”:一招解决所有困惑
好了,道理讲完,上“干货”。面对12368发来的链接,无论真假,我的建议永远是:
【不点链接,只信平台!】
这句话请你背下来。具体操作是:
- 收到短信,保持冷静。无论它说你“要被枪毙”还是“中了一个亿”。
- 坚决不点!坚决不点击短信内的任何链接!
- 手动验证!这才是“黄金法则”的核心:
- 打开你的微信或支付宝
- 在搜索框手动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认准那个官方的小程序)。
- 点击进入,进行实名认证(刷脸)。
如果一切是真的:
一旦你登录了这个官方平台,在“我的案件”里,你会清清楚楚地看到你的案号、原被告信息、以及所有等待你签收的电子文书(起诉状、传票、判决书等)。你的“已送达”状态也会被系统记录。
如果一切是假的:
你登录进去,“我的案件”里空空如也。恭喜你,你不仅识破了一场骗局,还顺便核实了自己的“司法清白”。
这一招,100%安全,100%有效。它完美地回避了“点击链接”这个高风险动作,同时又完成了“响应司法文书”的法律义务。
四、 崔律师的最后忠告
在数字时代,“无视”的代价极其高昂。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新规,电子送达与纸质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法院通过官方平台向你送达,系统显示你“已签收”(或送达成功),你却因为“怕是诈骗”而置之不理,法律上将视为你已收到。
如果你因此未按时举证、未出庭应诉,法院有权进行缺席判决。
到那时,你失去的可能不只是金钱,更是你本应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不要让你的“反诈”常识,成为你“败诉”的理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