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19周时,邓女士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上的双胎之一发生羊膜囊破裂,羊水不断流失,怎么办?邓女士不愿放弃,在珠江医院,她与医护们开启生命保卫战,为存活下来的一个宝宝“偷”来68天的宫内生长时间,最终让宝宝在28周时平安降生。
![]()
艰难抉择:主动减胎,为希望一搏
2025年初,31岁的邓女士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上了双胞胎。然而,孕19周B超检查发现,她宫颈机能不全,随后发生了最凶险的情况之一——“超早期胎膜早破”。
孕28周前,包裹胎儿的羊膜囊就突然破裂,意味着胎儿赖以生存的“水晶宫”出现了破洞,羊水不断流出。特别是在孕20周之前,胎儿肺部还远未发育成熟,出生后几乎无法存活。
B超再次证实,双胎中的第一个宝宝(F1)羊水已几乎流尽,继续妊娠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危及另一个健康胎儿(F2)和母亲安全,当地医院建议引产。
5月27日,邓女士和家人转入珠江医院。珠江医院产科副主任胡冬梅教授全面评估:虽然F1生存希望渺茫,但F2的各项指标都显示健康,母亲的各项指标均正常。
经过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紧急讨论,医疗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双胎延迟分娩”,即主动减掉F1,全力保全F2。在充分了解风险后,邓女士和家人坚定地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为F2争取!”
三次闯关:力挽狂澜的生命守护
5月30日,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科主任杨芳教授施行减胎手术。胡冬梅教授团队立刻抓住这个宝贵的窗口期,实施了两个关键操作:高位断脐——将F1的脐带在尽可能高的位置剪断,防止其暴露在阴道中成为感染源;急诊宫颈环扎术——像给口袋扎上绳子一样,用特制缝线将宫颈口紧紧扎住,为F2建立起一道物理屏障。
术后,通过强效抗感染和抑制宫缩等治疗,6月6日,邓女士带着腹中珍贵的F2出院,转入门诊定期监测。
危机在孕26+4周爆发,邓女士因不规律腹痛再次入院。检查发现,之前的环扎线已经下移,更糟糕的是,缝合处的宫颈组织出现了四道深深的裂伤,羊膜囊从裂口处突出,仿佛一个随时会破裂的水球!一旦羊膜囊破裂,F2将重蹈F1的覆辙。
“我们还做手术!”——邓女士和家人的这句话,给了医疗团队莫大的支持和动力。当天,胡冬梅教授团队为邓女士实施了挽救性宫颈环扎+宫颈裂伤修补术。
术后,在升级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团队加用了促胎肺成熟和硫酸镁脑保护治疗。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万一宝宝不得不提前出生,要尽全力为这个极早产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出院次日夜晚,邓女士因腹痛第三次急诊入院。检查发现,宫颈裂伤复发,羊膜囊再次突出约4×4cm。医疗团队再次为她进行了同样的手术。
经历了多次高难度的挽救性手术,邓女士的子宫已经变得非常“敏感”,反复出现不规律宫缩,即使使用宫缩抑制剂也难以完全平息。团队判断可能存在潜在感染,继续保胎将危及母亲安全。经过慎重评估,决定不再过度干预。
8月2日凌晨,孕28周+6天,邓女士迎来了她的女儿——一个体重1140克,身长36厘米的早产宝宝。宝宝出生时哭声清亮,宝宝出生评分优异,随即被转入NICU。
事后证实,医疗团队的判断是准确的:胎膜培养回报大肠埃希氏菌阳性,胎盘病理也提示有急性绒毛膜板下炎。所幸终止妊娠的决策及时,避免了母亲发生严重感染。
![]()
生命接力:NICU的63天坚守
这个在妈妈肚子里历经磨难、顽强坚守了68天的小战士,在NICU开始了新的闯关。
出生后,她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经历了感染发热、喂养困难等挑战。在第3天成功改用无创呼吸机,标志着呼吸功能得到改善;第5天尝试开奶,建立肠内营养,第25天完全脱离呼吸支持,可以自由呼吸了!
在NICU团队日夜不息的守护下,这个小生命一天天强壮起来。出生后第63天,她终于健康出院,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产科胡冬梅教授表示,19周的胎儿几乎无法存活,而28周多的早产儿在现代医学支持下预后大大改善。这68天的延迟,不仅是时间的延长,更是生命质量的飞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文 通讯员 行李琳 马彦 韩羽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