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要漫过章州南城门,想活命,就去北码头买淮北粗陶罐。” 盲道人周老道把这句话丢进茶馆不到半个时辰,整个城就像被煮开的粥——咕嘟咕嘟冒泡,越搅越稠。
别急着骂古人愚昧,换作今天的你,听到“专家预警极端天气”“限购防水神器”,一样会点进链接。人性没变,只是道具升级。
![]()
一、把“天机”拆成三步,谁都能造 1. 先给灾难一个“可验证”的锚点 周老道看不见,却天天蹲江边闻土腥味、摸蚂蚁搬家。闽南四月本就多雨,九龙江水面一尺一尺涨,他心里有七成把握。 ——这不是神通,是“公开的秘密”。就像气象博主看雷达回波,敢说明天暴雨,粉丝立刻转发。
![]()
2. 再给解决方案一个“唯一通道” 水患年年有,往年百姓用木桶、瓦缸,今年却被指名“淮北粗陶”。 为什么?粗陶罐肚大嘴小,能漂能装,更关键是——只有北码头那条淮北船有货。 把“常识”掐掉,只留一条活路,恐慌就变现。
![]()
3. 最后给抢购一个“倒计时” 吴大才混在人群里喊“再不买船就满了”,是把“限量”写脸上。 现代人熟悉这套:直播间九块九倒计时、房产开盘排队栏杆、手机发售连夜搭帐篷。 焦虑一旦被秒表拧紧,理性就离线。
![]()
二、地方保护主义最怕“民心”二字 章州商会郑老爷原本堵着淮北船:外地货便宜,本地陶行顶不住。 周老道一句话把经济纠纷翻译成“谁拦罐就是与全城百姓为敌”,商会瞬间从垄断者变成潜在“灾星”。 ——这是古代版的“舆论降维打击”。 今天的地方品牌抵制电商、出租车围攻网约车,同样逻辑:旧利益想用旧规则锁死新渠道。 能破局的,永远是把私账算成公账的人:你卖的不是罐,是“救命权”;挡我的不是商,是“草菅人命”。 一旦对立面被贴上“公共危害”标签,再硬的墙也会裂开缝。
![]()
三、“骗子组合”里藏着现代营销原型 周老道=KOL:垂直人设“盲眼道人”,自带信任光环。 吴大才=水军:线下“托儿”,口口相传,现场带节奏。 小雨=热点事件:天公作美,等于微博热搜第一,把话题坐实。 丘世安=供应链:手握现货,只待流量灌顶,闭环收割。 四百年后,直播间的“家人们”抢面膜,配方一模一样。
![]()
四、别笑古人,你也在罐里 故事结尾,章州真发大水,粗陶罐漂了一街,百姓损失减半。 郑老爷边赈灾边摇头:骗子竟也救了人。 这并非洗白,而是提醒—— 恐慌营销之所以百试百灵,是因为它把“可能”钉成“必然”,把“需求”升级成“求生”。 下次看到“再不囤盐就晚了”“最后100份防癌套餐”,先深呼吸三步: 1. 验证锚点——谁说的?数据在哪? 2. 比较方案——除了他家,还有没有替代? 3. 关掉倒计时——把“立刻”改成“明天再决定”,让血液回流大脑。
![]()
洪水退去,吴大才数银子,周老道收香火,丘世安续签通关文书。 而买到罐的百姓,回家把罐倒扣在墙角,上面落满灰—— 它曾救命,也提醒人们: 下一次锣声响起,你究竟是看热闹、抢罐子,还是先问一句“水真的会来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