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点评#这两年,我们会看到在中国有两座城市,虽然没有刻意对标竞争,但已经形成了无形竞争,因为都属于特别有代表性的城市。然而,这两个城市在各自省份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这两座城市在很多层面上又有相同之处,只是在具体的商业模式以及产业架构上有所不同。
![]()
随着京沪二线的逐步开通,那么显然有一座城市也会因为一条支线连接而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功融入京津冀与长三角,关键这个地方还有一个西海岸,已经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知名新区,虽然很多人觉得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但站在一个长远的发展眼光,如今已经非常不错了。另一座城市,由于上海都市圈也有一条特别重要的铁路干线,就是沪舟涌,显然这条铁路开通之后,那对于整个上海南边的湾区发展,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那这两座城市想必很多人都特别熟悉,也特别的喜欢,一个就是山东的青岛,一个就是浙江的宁波,都属于明星城市,也都属于计划单列市。大家可想而知,这种竞争可以说无处不在,如今两座城市的gdp也特别接近,呈现出了你追我赶的良好趋势,两座城市都有自己特别强势的一面,如果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两座城市绝对是在当下相互促进的城市榜样。
然而,伴随着中国又处在协调南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可以说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之下显得更重要,不能把中国经济重心全部压在南方、全部压在东部。如何让北方经济快速复苏,形成南北协调,又摆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桌面。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地看到,在全国gdp前10名的城市中,北方代表队只有一个北京,其它都是南方城市,显然既不合理,然而又特别的无奈,所以说在此时此刻青岛又担负起了这样一个重担,捍卫北方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改变南北经济协调尽显城市之力。这不仅仅是山东的责任,而是北方经济的重大挑战。当然,青岛是否能打造一个“北上海”,不得不说未来几年都给青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种价值意义,那就是减少上海在东部沿海城市中的压力,如此一来,关键要看西海岸的发展速度,如今我们看到西海岸地铁建设正在逐步加快,新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招商引资也在紧锣密鼓。同时与其它兄弟城市的无缝连接也越来越到位,因为青岛都市圈伴随着胶东经济一体化,让更多的人有了特别踏实的感受,因为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如今的西海岸和前两年已经大大不同,这是青岛的希望之光。然而,宁波是否能进入中国经济前10,那就要看和上海的融合速度,这也是重中之重,如今浙江也在着力打造宁波,因为浙江想要超越山东,不仅仅需要杭州强,更需要宁波强,需要拧成一股绳,所以看待山东和浙江的经济发展方向,也能深深地感悟到宁波与青岛的重要性。如今上海重点的发展方向已不是向西边的苏州无锡,而是南边的宁波和北边的南通,所以说在站在这个层面看,宁波与青岛的竞争加剧了。
虽然很多人特别关心青岛是否能成为“北方第二城”,也就是全面超越天津,说句心里话,天津虽然在一些产业模式上没及时更新,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靠近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老直辖市的地位很难撼动。当然,青岛超越天津,我个人感觉是大概率的事,但需要时间,当然,同样也看西海岸建设速度。因为天津发展空间与纵深空间都很有限,如今滨海新区也已经缺少了爆发力,不像青岛有了西海岸新区,有了希望之光,也就等于给青岛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而这个翅膀究竟能带来多大拉动力,那就要看西海岸产业优化以及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快速突破,这不仅仅是政策红利的问题,更考验执政者理念和智慧。但从目前发展状况来讲,这边风景独好,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具备,换句话说,叫万事齐备,只欠东风。
对于宁波,我特别熟悉,特别是在2012年经常参加这边的活动,包括开渔节,还有一些经济发展论坛,所以对宁波也做过深入浅出的调查,在很多层面上也去了一些企业调研,而在那个时期我就觉得宁波的民营经济实在是过于发达,但是当时对青岛来讲也非常不错,因为在中国与日本韩国关系融洽的时候,青岛面对这两个发达国家的贸易,显然有着独特地位,也给当地的一些企业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所以那个时期的青岛即使没有特别努力也会非常强,因为山东外贸主要就靠青岛。但是今天不管如何努力,外贸产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然而然也会在这个层面上冲击到了青岛。虽然宁波也特重视外贸,因为在区位优势上宁波也丝毫不差,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宁波的民营经济制造水平非常高,所以有源源不断的产品制造。另外靠近义乌国际批发市场,能把宁波制造的产品持续不断远销欧美和中东。所以不同商业模式铸就了城市不同的命运。当然,有时这种命运的影响来自于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青岛国有企业非常强,而这些也占到了很大比重,但同时青岛外贸也非常强,因为前些年靠近日本与韩国,可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一定程度上配套设施以及工业产业服务局也都非常合理,所以说青岛在重工业以及轻工业方面都做到了有机的融合。如果和宁波针对性的相比,差距在于民营企业的活力,因为宁波的企业家很务实,他们不太在乎表面的浮夸,也不喜欢过多的到外地投资,就是踏踏实实的在宁波本地建工厂,他们也不热衷于炒房子、对于股票以及各种金融操盘也不是那么感兴趣,但是他们特别在乎自己的工厂能够长盛不衰。所以在这一点上和青岛不太一样,首先青岛民营经济和宁波相比本身就有差距,这不仅仅是努力和不努力的问题,因为当时的浙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产业布局和山东完全不同,于是也就出现了不同的产业布局,如果你了解了温州模式之后就会特别理解,当然,宁波和温州发展模式也不同,两个地方的人民气息更不一样,彼此之间也有不同理念,这都是题外话。我们今天主要谈宁波与青岛,不可否认的是宁波经济良性发展非常好,也是中国在GDP排名方面的一个绩优股,所以很多人特看好宁波。
宁波和青岛相比,虽然在优势方面非常明显,但也有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城市架构上显然落后青岛,如果当年宁波快速地和舟山进行连接融合,显然如今的宁波绝对不一样,但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就是因为宁波和舟山的高速铁路建设出现了问题。在这一点上不利于空间战略快速激活城市能量,所以从这个大的层面来看,我个人感觉西海岸新区的发展速度以及成熟度决定了是否能够战胜宁波的根本原因,但青岛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就是在产业配套上,青岛、烟台、威海、在产业模式上有相似之处,只是大小的问题,周边也没有一个更强大的城市给自己能量加持,在关键时刻上能和自己撸起袖子融合向前发展的城市。在这一点上不如宁波,因为宁波的上边有一个上海,如今的上海也有意向南边发展,可以说一拍即合,所以在这个方面来看,宁波优势也得天独厚,不管是倚天剑,还是屠龙刀,总之都是硬碰硬。经济数据以及城市品牌形象都会让两座城市综合竞争,另外,青岛教科文比宁波发展的要到位,所以教育医疗也为青岛加分。当然,我是胶东子弟,我更看好青岛,所以在内心里永远为青岛加油,更希望青岛持续加快发展!#数字内容生产者##活着就是为了摆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