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14日清晨,东湖面上一缕薄雾尚未散去,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已在宾馆小路上快步行走。汪东兴来电:“主席刚抵湖畔,想见见你。”一句话,将他拉回紧张而熟悉的节奏——这一年,武汉局势刚刚趋稳,每一次和主席的面谈,都可能影响接下来数月的军政部署。
时间倒回十个月。1967年7月,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曾思玉正筹划秋季演习,周总理突电:“中央已派专机,立即来京。”曾思玉登机时大雨如注,雨刮划出一条窄窄的视线。北京西郊机场落地后,他被直接带到钓鱼台。周总理看着满身雨水的他,只说了两句:“去武汉军区。任务是稳定,必须拿得住。”短短二十字,却如钢钉钉在心口。那天深夜,他连夜飞向南方,华中的闷热与北疆的清凉形成巨大反差,新的考验也随之而来。
武汉“七二○”事件后,部队内部情绪复杂。曾思玉到任第一周,把全部时间用在团以上干部座谈——不谈口号,只谈纪律与责任。有意思的是,他在会上反复提一句老话:“不乱枪,不乱笔。”战士们一听就明白,枪指人心,笔写人心,两头都不能失控。这句话其实源于1937年延安的那次夜谈。当年,毛主席第一次单独找他,除了强调警卫团重要性,也提醒他培养丁玲等文艺骨干。那晚烛火摇曳,毛主席一句“笔杆子也是武器”,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回到东湖这一天。曾思玉进屋时,毛主席正在翻阅文件,顺手抬头问:“这房子天棚上是不是有野猫?”语气轻描淡写,却透着夜间被骚扰的半分无奈。曾思玉答得爽快:“可能有,安排人处理。”主席挥手:“猫也要过日子,别伤它。”对话不过两句,却让曾思玉感觉到老人家健康大不如前——咳嗽声更重,步伐更慢。趁主席到花园散步的空档,他命工兵连加固屋顶,封死洞口,只留下透气暗窗。第二次见面时,毛主席冲他笑:“安静多了,连猫脚步都听不见,你这个司令员挺会修房子。”一句调侃带着鼓励,也算对“雷厉风行”作风的小小褒奖。
随后谈到正事。河南南阳钻出油层的情报已摆在书桌上,毛主席把文件推给曾思玉:“江汉平原也有油,你去请石油部来勘探,备战用。”三分钟后,他又加重语气:“打仗得靠油,你们湖北这口‘地下油桶’,要看牢。”曾思玉当场记下。两周后,他带勘探队直升机低空巡查,最终在潜江、监利一线定下十几个探井点位。多年后江汉油田投产,“主席亲定”四字在不少内部档案中清晰可见。
![]()
防务布局同样被提上日程。毛主席指着地图说:“战争来了,长江以南得有一个能指挥全国的地方。”他圈了咸宁附近一块丘陵,曾思玉领命而去。工程兵团昼夜苦干,利用天然溶洞扩挖,外部视线只能看到一片茶林。三个月后,一座地下指挥所配备通信、供电、自给水源,隐蔽而完整。坊间传言那里是什么“机密疗养院”,真相一直未公开。
在东湖的生活场景,也留下几段轻松插曲。一次湖边散步,毛主席看球员投篮不中,连连摇头:“命中率太低,得练!”球场一片笑声。又一晚,两只肥野兔从草丛蹿出,主席问能否活捉。曾思玉讲起抗战时“手电照眼、抄网兜头”的土法,主席听得有趣:“去试试!”当夜警卫排真逮回几只,厨房清炖献上,老人家夹了块兔腿,问炊事员:“买的?”答:“战士捉的。”他笑出声:“曾司令的老办法管用。”
这样看似家常的插曲掩不住整体局势的紧张。1969年春中苏边境炮声未停,武汉军区日夜演练渡江。曾思玉把“江防十二案”厚厚一摞摆在作战室,每天亲自批改。毛主席来电只有一句:“备而不躁。”指挥所里灯光整夜不熄,又没人敢松劲。
1970年8月17日,毛主席忽然决定离汉。宾馆前,老人家与军区领导一一握手:“就送到门口,不进站台。”曾思玉立正应声,止步在候车室。刘丰却跟了进去,被主席轻飘飘一句“纪律要严”请下车。专列启动,站台灯光拉成长线,刘丰脸色通红地回头:“还是你判断准。”此事在军区流传许久,成为执行首长指令的典型教材。
1976年9月,噩耗传来。曾思玉在济南军区任职,通过电视画面看到主席与斯里兰卡总理会面,神情疲惫,他心里一沉。同月,中央发布讣告,他即刻北上,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默立许久。对着花圈,他低声自语:“农家子弟能当将军,全赖您的教导。”仅此一句,无须再说。
离休后,曾思玉不做社交,只在书房刻木板。墙上《沁园春·雪》阳刻老辣,落款却极简:思玉敬录。旁边一块方牌,九字烫金——“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朋友来看,问他为何不用更华丽的材质,他抬头答:“木头就好,朴实耐看。”短短一句,倒像给自己一生作注脚。
如今走进东湖宾馆旧址,天棚已彻底修缮。当年那只野猫的去向无人知晓,但那场轻描淡写的问答,却让整幢建筑多了温度。对亲历者而言,楼梯的扶手、湖面的涟漪,都与国家命运、战争筹划紧紧相连,丝毫不敢泛起半点抒情。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