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吃辣致癌实锤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辣椒素或可增加癌转移风险

0
分享至



“老李,你天天吃辣小心身体!”傍晚时分,南京某小区的楼下,56岁的李大爷拎着一袋火锅底料与红辣椒,满脸满足地冲邻居挥手。

他自嘲:“无辣不欢,人生没味!”。饭桌上,香气四溢的辣子鸡刚刚端上来,家人却隐隐担心,“网络上说吃辣能防癌,但也有人说辣椒吃多了伤身,咱到底要不要戒口?”。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最近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将“辣椒致癌”话题推上风口浪尖,他们发现,长期过量摄入辣椒素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损伤,还可能提升癌细胞转移的风险。

这下,围观的老李一家陷入沉默:吃辣究竟防癌,还是“埋下祸根”?背后的科学真相,你真的了解吗?尤其是第三点结论,绝大多数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如果你也是“爱辣一族”,今天的内容一定要读到最后。

现实生活中,吃辣不仅是嗜好,更关乎健康。但一味盲信“辣椒能防癌”,真的就安全吗?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又揭示了什么让人背脊发凉的新发现?也许决定你健康走向的,正是餐桌上一把辣椒的选择…



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近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明确指出:高剂量、长时间摄入辣椒素,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及远处转移风险增加高度相关。此前,辣椒长期以“抗氧化、防癌”形象示人,但新研究却揭开了另一面。

辣椒素(Capsaicin)是一种天然植物活性物质,过去的文献显示其具有抗炎、缓解疼痛甚至一定的抗癌能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多地临床数据发现,当辣椒素摄入远超日常饮食推荐量时,其促发胃肠道上皮细胞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促使局部组织微环境异常,为癌变提供“温床”。



举例来说,实验动物在高辣椒素饮食下,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进程显著快于普通饮食组,肿瘤转移发生率高出对照组近28.9%。

而在人的流行病学追踪中,部分高辣饮食地区居民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比全国平均高出8.3%-12.6%,这一差异与辣椒素暴露高度正相关。长期、大量、无节制的辣椒摄入,甚至会通过激活某些促癌信号通路,加速癌细胞扩散。

肠胃功能出现警示信号。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显示,连续3个月每天高辣膳食者出现胃肠不适、腹胀、反酸的比例高达63.5%,并有消化道微黏膜损伤的迹象。轻则只是不舒服,重则可能为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埋下隐患。

细胞层面的炎症反应显著增强。辣椒素过量刺激胃肠道,促使炎性细胞聚集,激活NF-κB等与肿瘤形成相关的信号通路。

动物实验中,暴露于辣椒素的实验鼠,其相关炎性标志物上升幅度达34.2%,身体慢性炎症状态明显,“癌变土壤”渐成。

更值得警惕的是,癌细胞的转移风险直线上升。南京中医药大学本次研究的细胞实验,检测到高浓度辣椒素刺激环境下,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高出22.1%。

这意味着,若本身已有癌症风险基础,过度食用辣椒可能促进癌细胞更快“扩散游走”。

而生活中,那些既往有肠胃病史、家族肿瘤史的人群,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第三点,很多爱吃辣的朋友根本没有意识到,高辣饮食其实正在让癌症悄悄加速!



其实,科学饮食和合理搭配是关键。我们的建议是:

量要适度。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辣椒素摄入量建议控制在6毫克以内,约等于半根鲜辣椒。如发现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等症状时,务必主动减少辣味摄入。



饮食多样化,分散风险。不要一味追求重口味,搭配新鲜蔬菜、高纤维、充足蛋白质食物,有助于缓冲辣椒对黏膜的强刺激。可以将辣椒作为“调味点缀”,而非餐桌主角。

特别人群应慎重对待。有消化道疾病、家族肿瘤史或胃肠功能敏感者,建议少吃或忌口辣椒。尤其是既往有萎缩性胃炎、食管炎等情况者,辣椒更应列入“红灯”名单。



善用烹饪方式降低风险。如炖煮、少油快炒等可减弱辣椒素刺激;避免生食或直接大口蘸辣椒。餐后多喝温水、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有利于保护胃肠道健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内蒙古包头举办“躺平大赛”,54人已躺超24小时,主办方:比赛无截止时间,有人穿纸尿裤参赛

内蒙古包头举办“躺平大赛”,54人已躺超24小时,主办方:比赛无截止时间,有人穿纸尿裤参赛

极目新闻
2025-11-16 13:37:28
白酒内卷来了!茅台首推百元酱酒,从千降到百,喝着有啥差别?

白酒内卷来了!茅台首推百元酱酒,从千降到百,喝着有啥差别?

阿莱美食汇
2025-11-16 14:09:00
长治反杀案反转关键:“打完架再调解”录音,能否坐实正当防卫?

长治反杀案反转关键:“打完架再调解”录音,能否坐实正当防卫?

李博世财经
2025-11-16 10:22:51
邵佳一刚接手国足!就提拔7朝元老当国家队助教,曾受名帅器重

邵佳一刚接手国足!就提拔7朝元老当国家队助教,曾受名帅器重

振刚说足球
2025-11-15 10:32:58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王楚钦的面子,樊振东给足了!

王楚钦的面子,樊振东给足了!

十点街球体育
2025-11-16 06:05:02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西楼饮月
2025-11-15 13:27:48
妻子做了25年护士,离职当天,院长拉住我问:你太太到底身份?

妻子做了25年护士,离职当天,院长拉住我问:你太太到底身份?

李子木说
2025-11-16 14:13:21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3:12:12
李诞直播徐志胜私事,难堪话题引多人围观,徐志胜的回击很有水平

李诞直播徐志胜私事,难堪话题引多人围观,徐志胜的回击很有水平

娱乐独家内幕
2025-11-14 03:30:59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被曝,给中年夫妻提了个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被曝,给中年夫妻提了个醒

黄谋仕
2025-11-16 14:34:13
钱再多有啥用?75岁“风流妖精”刘晓庆,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钱再多有啥用?75岁“风流妖精”刘晓庆,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3 03:50:01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红豆讲堂
2025-10-14 09:30:03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新京报
2025-11-16 13:10:06
时隔8年夺第2冠!广东全运女篮险胜四川 杨舒予22分韩旭13中4

时隔8年夺第2冠!广东全运女篮险胜四川 杨舒予22分韩旭13中4

醉卧浮生
2025-11-15 21:14:04
NIP解散第3天,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NIP解散第3天,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小怪吃美食
2025-11-16 13:22:34
大连女歌手被座椅架挤压重伤,抢救无效身亡,同类悲剧多次发生!

大连女歌手被座椅架挤压重伤,抢救无效身亡,同类悲剧多次发生!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0:02:00
河南一地发布退钱通知

河南一地发布退钱通知

大象新闻
2025-11-15 12:42:02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0:25:43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安全是小米汽车基础和前提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安全是小米汽车基础和前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13:54:05
2025-11-16 15:23:00
元宝课堂
元宝课堂
关注我,生活更精彩
1497文章数 1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艺术
数码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中国教育部发布赴日留学预警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艺术要闻

耗资17亿!中国最“丑”建筑?不,这是最硬核的!

数码要闻

首家线下旗舰店深圳开业!徕芬的野心远不只是电动牙刷

军事要闻

解放军报: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