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致癌!再爱吃也别贪嘴

0
分享至



王大妈今年刚满60,素来喜欢“靠海而食”,每周三五次鱼是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偏爱价格实惠、肉质鲜美的三文鱼、咸鱼。

邻居艳艳多次劝她:“现在网上说吃某些鱼对身体不好,你还是悠着点。”但王大妈总不以为意:“我吃了这么多年鱼,不照样很健康?”

直到前阵子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家人担心,医院的医生却当场提醒:“有些鱼真不能贪嘴!尤其这2种,最新研究已列为致癌高风险,你一定要警惕。”

到底是哪两种鱼?为啥吃多了真的会致癌?这个问题,或许比你想象的要严重。



越来越多人视鱼为健康蛋白首选。但你知道吗,部分鱼类早已被纳入‘致癌黑名单’。不少人对‘常见鱼致癌’一说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其实,背后的科学机制很严谨,很多家庭正在不知不觉埋下健康隐患。

鱼类是心脑血管和中老年健康保护神,但并非“无懈可击”。近年来,相关科研机构发布权威结论:咸鱼与部分养殖三文鱼已被列为高致癌风险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IARC也将咸鱼(中国式)划为1类致癌物。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机制?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识别和规避?



很多人困惑:“鱼不是低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健康之选吗,怎么反成了‘健康隐患’?”诚然,大多数新鲜深海鱼,含丰富蛋白、DHA、Ω-3脂肪酸,对人体极有益。

但这里面有个关键前提,“新鲜、安全、合理烹饪”。如果吃错了品种或方式,反而会因其高含量致癌物、污染物富集、腌制过程危险因素,对身体埋下隐患。

权威数据显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周食用鱼类2~3次约250克/次为宜。但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大量食用咸鱼、部分高污染养殖鱼的人群,食管癌、肝癌等风险更高。



哈佛大学一项涉及近3万名中老年人的追踪研究显示:咸鱼摄入排名前20%的人群,食管癌平均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42%;而某些养殖三文鱼中检出多氯联苯、二恶英类致癌物含量是野生鱼的5~7倍。

所以,不是所有的鱼都“越吃越健康”,关键在于学会分辨“高危品种”与安全“健康鱼”,尤其家有老人更要注意。

不少人以为咸鱼、三文鱼只是口味差别。实际上,这里面潜伏的健康威胁,确实不容小觑。尤其是以下两个维度:

咸鱼:IARC一级致癌物名副其实

腌制咸鱼会生成高量亚硝酸盐、亚硝胺类致癌物。研究证实,仅100克咸鱼中亚硝胺含量可能达到15~40微克,长期摄入增加鼻咽癌、食管癌风险4~7倍。广州医学院的大样本随访中,咸鱼每日摄入超过50克的人,10年后鼻咽癌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60%。

咸鱼高盐还会损伤胃肠黏膜,诱发慢性炎症及肠道菌群紊乱,从而进一步提高消化道肿瘤风险。



部分养殖三文鱼:污染物富集“隐形杀手”

部分养殖三文鱼在密集高能量饲养环境中,为防止感染可能频繁使用抗生素、激素,鱼肉易积聚多氯联苯、重金属(汞、镉)等致癌化学物。

美国FDA抽检发现,某地养殖三文鱼多氯联苯平均含量为野生鱼的5.5倍,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多氯联苯摄入水平每升高10%,肝癌风险升高约8.6%。重金属超标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损伤概率,甚至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长期超量食用“致癌风险鱼”,身体可能出现消化道灼热、肝功能异常、慢性疲劳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增加各类癌症发生概率。

面对鱼肉“健康两极分化”,如何科学吃鱼才安心?牢记下面三招,守住饮食安全底线:

选对品种,远离高危鱼

中国式咸鱼、部分高污染养殖三文鱼、来源不明的淡水鱼应坚决少吃;优先选择新鲜深海鱼(如马鲛鱼、鳕鱼、带鱼、鲈鱼等),重金属和致癌物残留显著降低。

健康烹饪,减少致癌物生成

尽量避免腌制、熏烤、油炸等高温方式,以清蒸、炖煮、煮汤为主,可减少亚硝胺、苯并芘等致癌物成,保留营养。滋味不重就减少调味料,腌制时间缩短,鱼肉更健康。



消费理性,控制食用频率与摄入量

遵循科学推荐,每周吃鱼2~3次,每次不超过250克;孕妇、幼儿、慢性肝病及易感人群更要控制高风险鱼类摄入,如不得已建议咨询正规医生。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有故事的人
2025-11-16 06:29:05
为什么民众都不买房了?权威报告表明:比起贷款买房,租房每月立省40%!

为什么民众都不买房了?权威报告表明:比起贷款买房,租房每月立省40%!

回旋镖
2025-11-15 14:08:33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18岁中国少年一战封神!英伟达市值蒸发4万亿,他才是幕后操控者

18岁中国少年一战封神!英伟达市值蒸发4万亿,他才是幕后操控者

阿器谈史
2025-11-15 18:59:53
一夜狂降15℃、9级大风劲吹!湖北省气象局已启动IV级应急响应!

一夜狂降15℃、9级大风劲吹!湖北省气象局已启动IV级应急响应!

极目新闻
2025-11-16 12:34:09
再回宏远?朱芳雨回应赵睿回广东队没有事情是100%

再回宏远?朱芳雨回应赵睿回广东队没有事情是100%

梦忆之浅
2025-11-16 14:08:29
高市早苗不道歉、不服软,忽视我国施压,中国驻日领事处境不妙

高市早苗不道歉、不服软,忽视我国施压,中国驻日领事处境不妙

boss外传
2025-11-15 11:30:03
83版《射雕》:细数那些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83版《射雕》:细数那些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小李大侠
2025-10-30 10:28:34
美国副总统万斯所在车队发生交通事故 一警员重伤

美国副总统万斯所在车队发生交通事故 一警员重伤

国际在线
2025-11-16 05:18:06
日本为啥跳出来?

日本为啥跳出来?

虚声
2025-11-13 20:48:37
俗话说:路上看到“挂红绳”的车,一定要避让才行,真不是迷信!

俗话说:路上看到“挂红绳”的车,一定要避让才行,真不是迷信!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16 13:52:47
二手车出口别抱侥幸!四部门重拳出击!“零公里”路子走不通了,合规才是长久之道

二手车出口别抱侥幸!四部门重拳出击!“零公里”路子走不通了,合规才是长久之道

三农老历
2025-11-16 13:59:48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凶手另有其人?山西狗咬人案律师甩出关键证据,死者妹妹惨遭打脸

凶手另有其人?山西狗咬人案律师甩出关键证据,死者妹妹惨遭打脸

刚哥说法365
2025-11-15 01:09:15
二次战役后,志愿军打扫战场,遍地“洋落”,捡回了多少呢?

二次战役后,志愿军打扫战场,遍地“洋落”,捡回了多少呢?

鹤羽说个事
2025-11-15 11:40:07
刘亚楼作访苏报告,进入会场却大发雷霆,说:大校以上军官都出去

刘亚楼作访苏报告,进入会场却大发雷霆,说:大校以上军官都出去

抽象派大师
2025-11-15 15:47:20
陈伟霆何穗带娃日常,撕开明星婚姻假面,藏着现代家庭新密码

陈伟霆何穗带娃日常,撕开明星婚姻假面,藏着现代家庭新密码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1:19:10
杨舒予22分广东女篮夺得冠军,李梦2分四川女篮徒有虚名

杨舒予22分广东女篮夺得冠军,李梦2分四川女篮徒有虚名

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2025-11-15 21:25:33
最低-2℃!浙江要下雪了?马上抵达浙江!这次很凶,提前准备

最低-2℃!浙江要下雪了?马上抵达浙江!这次很凶,提前准备

鲁中晨报
2025-11-16 09:17:02
机票免费退改只是开始!中日航线“急刹车”背后,三类人命运大反转

机票免费退改只是开始!中日航线“急刹车”背后,三类人命运大反转

白浅娱乐聊
2025-11-16 13:08:12
2025-11-16 15:12:49
老嘪科普
老嘪科普
喜欢分享知识,通过分享,带大家了解不一样的世界。
1460文章数 1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家居
游戏
艺术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提升冬日幸福感的8件小事,放松又治愈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燕云十六声》海外版上线 Steam首发峰值超16万

艺术要闻

耗资17亿!中国最“丑”建筑?不,这是最硬核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