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吃辣致癌实锤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辣椒素或可增加癌转移风险

0
分享至



“老李,你天天吃辣小心身体!”傍晚时分,南京某小区的楼下,56岁的李大爷拎着一袋火锅底料与红辣椒,满脸满足地冲邻居挥手。

他自嘲:“无辣不欢,人生没味!”。饭桌上,香气四溢的辣子鸡刚刚端上来,家人却隐隐担心,“网络上说吃辣能防癌,但也有人说辣椒吃多了伤身,咱到底要不要戒口?”。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最近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将“辣椒致癌”话题推上风口浪尖,他们发现,长期过量摄入辣椒素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损伤,还可能提升癌细胞转移的风险。

这下,围观的老李一家陷入沉默:吃辣究竟防癌,还是“埋下祸根”?背后的科学真相,你真的了解吗?尤其是第三点结论,绝大多数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如果你也是“爱辣一族”,今天的内容一定要读到最后。

现实生活中,吃辣不仅是嗜好,更关乎健康。但一味盲信“辣椒能防癌”,真的就安全吗?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又揭示了什么让人背脊发凉的新发现?也许决定你健康走向的,正是餐桌上一把辣椒的选择…



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近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明确指出:高剂量、长时间摄入辣椒素,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及远处转移风险增加高度相关。此前,辣椒长期以“抗氧化、防癌”形象示人,但新研究却揭开了另一面。

辣椒素(Capsaicin)是一种天然植物活性物质,过去的文献显示其具有抗炎、缓解疼痛甚至一定的抗癌能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多地临床数据发现,当辣椒素摄入远超日常饮食推荐量时,其促发胃肠道上皮细胞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促使局部组织微环境异常,为癌变提供“温床”。



举例来说,实验动物在高辣椒素饮食下,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进程显著快于普通饮食组,肿瘤转移发生率高出对照组近28.9%。

而在人的流行病学追踪中,部分高辣饮食地区居民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比全国平均高出8.3%-12.6%,这一差异与辣椒素暴露高度正相关。长期、大量、无节制的辣椒摄入,甚至会通过激活某些促癌信号通路,加速癌细胞扩散。

肠胃功能出现警示信号。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显示,连续3个月每天高辣膳食者出现胃肠不适、腹胀、反酸的比例高达63.5%,并有消化道微黏膜损伤的迹象。轻则只是不舒服,重则可能为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埋下隐患。

细胞层面的炎症反应显著增强。辣椒素过量刺激胃肠道,促使炎性细胞聚集,激活NF-κB等与肿瘤形成相关的信号通路。

动物实验中,暴露于辣椒素的实验鼠,其相关炎性标志物上升幅度达34.2%,身体慢性炎症状态明显,“癌变土壤”渐成。

更值得警惕的是,癌细胞的转移风险直线上升。南京中医药大学本次研究的细胞实验,检测到高浓度辣椒素刺激环境下,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高出22.1%。

这意味着,若本身已有癌症风险基础,过度食用辣椒可能促进癌细胞更快“扩散游走”。

而生活中,那些既往有肠胃病史、家族肿瘤史的人群,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第三点,很多爱吃辣的朋友根本没有意识到,高辣饮食其实正在让癌症悄悄加速!



其实,科学饮食和合理搭配是关键。我们的建议是:

量要适度。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辣椒素摄入量建议控制在6毫克以内,约等于半根鲜辣椒。如发现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等症状时,务必主动减少辣味摄入。



饮食多样化,分散风险。不要一味追求重口味,搭配新鲜蔬菜、高纤维、充足蛋白质食物,有助于缓冲辣椒对黏膜的强刺激。可以将辣椒作为“调味点缀”,而非餐桌主角。

特别人群应慎重对待。有消化道疾病、家族肿瘤史或胃肠功能敏感者,建议少吃或忌口辣椒。尤其是既往有萎缩性胃炎、食管炎等情况者,辣椒更应列入“红灯”名单。



善用烹饪方式降低风险。如炖煮、少油快炒等可减弱辣椒素刺激;避免生食或直接大口蘸辣椒。餐后多喝温水、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有利于保护胃肠道健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6 01:55:20
日本男子中奖6亿日元,瞒着家人独自享乐,对外装穷致精神萎靡

日本男子中奖6亿日元,瞒着家人独自享乐,对外装穷致精神萎靡

极目新闻
2025-11-16 11:09:38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火山诗话
2025-11-16 07:49:52
日媒通告全球:如果若中日开战,中国人会抢着当先锋

日媒通告全球:如果若中日开战,中国人会抢着当先锋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6 11:54:30
全运会甜蜜一幕!姐弟恋公开,冠军当众吻亚军,20岁美女闭眼享受

全运会甜蜜一幕!姐弟恋公开,冠军当众吻亚军,20岁美女闭眼享受

念洲
2025-11-16 14:17:38
“克里雅古道多名游客驾车落水”最新:部分失联游客家属称确定落水湖泊,一租车行老板暂关门

“克里雅古道多名游客驾车落水”最新:部分失联游客家属称确定落水湖泊,一租车行老板暂关门

红星新闻
2025-11-16 14:21:06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巴厘岛车祸致中国游客5死8伤,亲历者:遇难者都是家中长辈 事发时司机示意刹车失灵,租车公司老板已失联

巴厘岛车祸致中国游客5死8伤,亲历者:遇难者都是家中长辈 事发时司机示意刹车失灵,租车公司老板已失联

红星新闻
2025-11-16 16:58:22
突发特讯!中国外交部提醒避免赴日,日方紧急表态,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中国外交部提醒避免赴日,日方紧急表态,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青风点评
2025-11-16 13:02:15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吃瓜局
2025-11-13 20:50:11
1996年,姚文元出狱后,向中央提两个请求,第二个被一口回绝

1996年,姚文元出狱后,向中央提两个请求,第二个被一口回绝

雍亲王府
2025-11-15 21:50:03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阿纂看事
2025-11-15 11:22:20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青青子衿
2025-11-15 15:51:35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阿芒娱乐说
2025-11-16 15:46:51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35:37
从火爆全国到集体关门,兰州拉面为啥逐渐消失了?被坑过后就懂了

从火爆全国到集体关门,兰州拉面为啥逐渐消失了?被坑过后就懂了

米果说识
2025-11-15 14:31:57
董事长、总经理、董秘集体辞职!

董事长、总经理、董秘集体辞职!

深圳晚报
2025-11-16 09:29:25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国是直通车
2025-11-15 11:10:05
传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将转岗

传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将转岗

DoNews
2025-11-16 12:26:42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澎湃新闻
2025-11-15 14:48:27
2025-11-16 19:28:49
元宝课堂
元宝课堂
关注我,生活更精彩
1499文章数 1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31年前质问首相村山富市:凭什么向中国道歉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31年前质问首相村山富市:凭什么向中国道歉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万科转身,深铁接棒!深圳湾超级总部“北塔”开工!

亲子要闻

宝蓝和爸爸一起去商场,宝蓝偷偷藏了起来,让爸爸找了好久!

提升冬日幸福感的8件小事,放松又治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