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云上胶州”
![]()
![]()
![]()
![]()
市文旅局
以非遗夜校为载体
将胶州秧歌、茂腔等
传统技艺搬进课堂
既为群众搭建了
学习非遗的平台
丰富了夜间文化生活
也让优秀传统文化
在互动教学中焕发新活力
![]()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在市文化馆非遗夜校的课堂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老师正为学员们系统讲解胶州秧歌和茂腔的学习技巧,从秧歌的三步、撇扇到茂腔的唱腔特点,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课堂内大家学习热情积极热烈,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
市文化馆非遗夜校学员 张文芳:
![]()
以前总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直到来参加非遗夜校,才发现它就在生活里。我去年就体验过胶州秧歌,今年得知夜校开课,我立马就报名参加。不仅学会了秧歌的基础动作,还了解了非遗背后的文化故事,收获特别大。而且能明显感觉到,现在胶州的城市文化氛围越来越浓,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关注非遗、喜欢非遗,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市文旅局从2024年起,依托市文化馆精心打造了胶州非遗夜校。夜校打破传统传承模式,邀请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亲临授课,课程涵盖胶州秧歌、茂腔、胶州剪纸、胶州八角鼓等本土非遗项目。同时,采用“传承人申报+群众点单”的互动模式,根据群众需求调整课程内容与形式,让非遗培训更接地气。截至目前,非遗夜校已开办公益培训课程80余场次,吸引超3000名群众参与,为基层文化生活和非遗传承注入了新鲜活力。
![]()
![]()
市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馆长 范立恩:
![]()
创办非遗夜校,核心是想打通非遗与百姓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它不仅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能让非遗从“小众传承”走向“大众共享”,让更多人成为传统文化的知晓者、爱好者甚至传承者。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非遗体验课、亲子非遗课等特色课程,同时拓展服务范围,把非遗夜校的课堂搬进社区、校园,还会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教学等方式,让更多市民便捷学习非遗知识,真正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大家生活的“常客”。
胶州融媒记者 高飞 报道
编辑:苏澍
责任编辑:孙海
![]()
![]()
![]()
![]()
《胶州故事》新闻线索征集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
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好人、好事、感人故事,请告诉我们。
让我们,一同记录感人故事,携手传递温暖瞬间!
新闻热线:
82288958;82201212;
82288562;82200001。
重要提醒
鉴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粉丝需经常留言和点亮“在看”“点赞”,才能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所以,请将“云上胶州”加为星标并点亮页面下端的“在看”“点赞”,确保每天收到最新鲜、最重要的胶州资讯。
新闻线索、广告合作:
0532-82201860
别忘了点亮和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