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口出来走300米,就能一脚踩进600年前的青石板缝。
![]()
![]()
上周六,有人把这段文字发进南京本地群,配图是溪谷里一块粉得发晕的石头,瞬间炸出两百多条“怎么走”。
别急着冲,今年开始,红石谷每天只放2000个号,约满了连只麻雀都飞不进去。
![]()
约号入口藏在“南京文旅”公众号最底下菜单,点进去像抢演唱会,手慢两秒就灰。
地铁4号线北延段去年低调通车,终点站“红石谷”三个字低调到像打错字。
![]()
出站别跟着导航瞎转,抬头看见一块锈红色指示牌,写着“由此去溪谷300米”,跟着走就行。
老路线王家湾站还能用,但要多晒十分钟太阳,自己掂量。
![]()
进了谷,先别忙着拍照。
石缝里那层“红粉”是刚被科考队命名的“南京红石苔”,活化石级别,一年只红四十天,4月底到5月中。
![]()
手指一蹭就秃,秃了三年长不回来,文明看景,别当熊孩子。
想体验“挑夫”的,记得在预约系统里顺便勾“挑水体验”,每天只放30个名额。
![]()
工作人员会给你一根5斤重的仿古扁担,让你从溪边挑到茶亭,不到50米,肩膀已红。
别逞能,真挑夫当年一趟20里,脚底板全是血茧。
![]()
谷里最出片的地儿叫“中马腰”,名字土,视野野。
站在那块凸出去的岩石,手机横过来,左边是玄武湖的一滴眼泪,右边是紫峰大厦的钢筋脊梁,古今同框,一张就能骗赞。
![]()
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前,太阳刚爬上钟山,雾气没散,像给城市盖了层纱。
下山别原路返回,走“蒋王庙”出口,整条竹林隧道没人收门票。
![]()
出口右手有家只卖馄饨的老店,招牌白底红字,字迹掉漆。
凭预约码馄饨9折,老板还会递你一把蒲扇,上头写着“走累了,就喘口气”,土味情话,但管用。
![]()
最后提醒一句:谷里没垃圾桶,喝完的矿泉水瓶别塞石头缝,揣回地铁口再扔,不丢人。
红石谷的美,靠的不是滤镜,是每个人手里那点自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