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之名,宋代典籍已有记载。绍兴年间叶廷珪编纂的类书《海录碎事》卷四上《州县门》,记载“三水镇,在肇庆府,以府有西江流经前与广、英二州水三流合流,故名”,明确了其命名源于三江汇流的地理特征。
![]()
昆都山周边区域三维卫星地图
从行政属性来看,清嘉庆年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宋会要》之文编成的《宋会要辑稿·市镇·广南东路》载:“端州高要县三水镇,伪汉置,开宝中废,淳化三年复置。康州端溪县悦城镇、都城镇,并开宝五年置。广州东莞县香山镇,元丰五年置,绍兴二十二年升为县。”可见三水镇最初设立于五代南汉国时期,经历了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废除、淳化三年(992)复置的变迁。也表明在宋代行政体系中,镇属于归属县管辖的商贸聚集地,既非一级正式行政区划,也不属于建制城市。
![]()
明代舆图中的三水县
地理位置上,三水镇并非明清时期三水县治所在的白塔村(今河口城内村),也非现今的三水城区,而是坐落于昆都山。万历《广东通志》卷之十八《古迹》载:“古三水镇,在昆都山下。宋置戍于此,遗址尚存”,结合明末清初顾炎武《肇域志》中“三水县东南二里曰昆都山,即古三水镇也”的记载,可确认其具体方位,同时表明宋代高要县三水镇除商贸功能外,亦设有戍守,兼具军事防御作用。
![]()
《明会典》记载的肇庆府高要县
三水巡检司、横石巡检司后划入新设立的三水县
明洪武三年(1370),朝廷在肇庆府高要县三水设立巡检司,同时肇庆卫右所分派官兵于此开展屯田。此举进一步强化了该区域的中心地位,使其成为当地政治、经济与军事功能叠加的核心区域,承担着地方治安维护、屯田管理与商贸管控等多重职责。
![]()
(注:1950年三水所辖的小洲圩、小洲村和金利二、三甲划回高要)
明朝嘉靖五年(1526),朝廷从肇庆府高要县划出小洲、镇南、平田、五顶、上白坭、下白坭、清塘、长岐、龙池、利琼10都17图,从广州府南海县划出西南、三江、胥江3都及杨梅、南岸、南滘、清塘、郭塘、禄步、丰湖、乐塘、高丰、土塘10堡34图,合并设立三水县,隶属广州府。原属肇庆府高要县管辖的三水巡检司与横石巡检司,也随行政区划调整划归新设立的三水县管辖。
![]()
康熙年间三水县地图(红框内为原肇庆府高要县地)
然而,三水县治并未沿用历史悠久的古三水镇所在地,而是定在白塔村龙凤岗。昆都山从此失去了长期以来的区域中心地位,其政治与军事中心功能逐渐转移至三水县治,商贸影响力也随之弱化。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水巡检司正式裁撤。历经岁月变迁,至当代,三水镇与三水巡检司的相关遗址已湮没无存,仅能从文献记载中探寻其历史脉络。
端溪文史创建于2015年9月,立足于发掘德庆人文历史,放眼泛德庆地区(即德庆曾经管辖过的包括今封开、云浮、郁南、罗定、信宜等地)以及肇庆地区乡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欢迎读者转发分享。在这里,您可以阅读许多关于德庆乃至肇庆人文历史的文章,希望能让您更加了解德庆(肇庆)历史,帮助您深入研究德庆(肇庆)文化。
其他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