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者注意!财政部长明确:房产税需自掏腰包,这笔钱需自付
对于家里有多套房的朋友来说,房产税就像悬在头顶的“靴子”,这些年一直听着风声,却总没个准信。如今这靴子终于要落地了,2025年11月原财政部长楼继伟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的重磅表态,直接给所有多房者划了重点:房产税全国人大立法已经完成,核心难点都已解决,就等“适时推出”了。这意味着以后持有多套房,得实打实掏腰包缴税,再也没含糊的余地。
1. 2025房产税3大核心信号(附权威发布信息)
先把最关键的政策底线说透,这些都是官方实打实的消息,多房者心里得有谱。第一个信号是立法落地倒计时,2025年11月楼继伟在财新峰会上明确透露,房产税立法的大难题已经攻克,之前大家担心的税基核算(比如非交易房屋怎么定市场价)等技术问题都已解决,就等合适的时机全面推开,这个时间点比预想中要快得多。第二个信号是征收框架清晰,从上海2025年1月1日起执行的试点优化政策能看出端倪,明确了“人均免税面积+阶梯计税”的思路,比如上海规定人均60平方米免税,超出部分才征税,这大概率会成为全国推行的参考模板。第三个信号是缴税主体没得跑,国家税务总局多次明确,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房屋产权所有人,不管是自己住还是出租,只要符合征收条件,产权人都得亲自缴税,想让租户全担、或者转嫁给他人都不现实 。
![]()
2. 3类多房者必缴税,看看你在其中吗?
不是所有多房者都要缴税,但这3类人肯定在征收范围内,别抱着侥幸心理。第一类是持有2套及以上商品住房的家庭,尤其是人均面积超标的情况。比如上海的政策就明确,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合并计算后人均超60平方米,超出部分就要计税,像一家三口住两套总190平的房子,超出的70平就属于应税面积。第二类是出租多套房产盈利的人群,不管是出租住宅还是商铺,只要取得租金收入,都要按规定缴税。深圳 税务局2025年10月的解读里提到,个人出租住房按4%税率征收,而且自然人能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半优惠,但这笔税还是得产权人先缴 ,想让租户全额承担,市场上很难找到愿意接手的。第三类是非刚需的改善型多房持有者,比如手里有一套刚需房,又买了学区房、度假房、养老房等多套房产,这类非必要持有多套房的情况,会是房产税重点调控的对象,毕竟政策核心是抑制投机、保障刚需。
3. 4个缴费硬规矩:这笔钱只能自掏,别想耍花样
很多多房者琢磨着“能不能让别人替缴税”“有没有空子可钻”,2025年的政策直接堵死了这些想法,4个硬规矩必须记牢。第一是缴税主体没得换,不管是产权人在外地,还是把房子委托给中介出租,房产税都得由产权人承担,就算和租户约定“税费自理”,一旦租户违约或者投诉,最终还是得产权人兜底。第二是计税方式有明确标准,要么按房产余值的1.2%征收(自己住的多套房大概率按这个),要么按租金收入的12%征收(出租房产),个人出租住房能减到4%,但没有全免的情况。第三是减免政策有严格门槛,不是随便就能免的,比如上海规定的高层次人才、持有居住证满3年的购房人,只有符合首套住房或人均免税面积内的情况才免缴,多套房想靠“找关系”“钻漏洞”减免根本行不通。第四是缴税方式不能拖,房产税按年征收、分期缴纳,比如重庆就规定下半年征收期是10月1日到31日,逾期不缴会产生滞纳金,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这笔钱早晚都得掏,别想着拖延。
4. 2个实用提醒,多房者少走弯路
最后给大家两个实在建议,都是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总结的,能帮你少踩坑、少花钱。第一个是先算清自家的应税面积和税额,别等政策落地手忙脚乱。可以先登录当地税务局官网,或者用“个人所得税”APP查询名下房产数量和面积,再参考上海人均60平的免税标准(各地后续可能微调,但差别不会太大),估算一下超出部分的面积,再按1.2%的税率大概算一算,心里有个数就不会慌。第二个是及时关注当地减免政策,别错过合法省税的机会。比如你是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或者持有当地居住证满3年,符合条件的话一定要及时申报减免,像上海2025年的政策就明确,符合条件的已购应税住房,多缴的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这些合法的优惠可别浪费了。
房产税落地是大势所趋,对于多房者来说,与其琢磨怎么避税,不如早点规划房产配置,该优化的优化,该申报的申报。毕竟这笔税是法定税负,老老实实自掏腰包缴纳,才能避免后续产生滞纳金、影响征信的麻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