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越多越健康”?科学家最新研究打破营养神话!
如今,蛋白质已经成了食品工业的“万能密码”。高蛋白酸奶、蛋白质能量棒、蛋白质冰淇淋,甚至瓶装水中都被加入了“额外蛋白”。健身博主与营养达人纷纷鼓吹:“多吃蛋白,增肌、抗衰老、长寿全靠它。”
然而,Nature 杂志最新特稿却泼出一盆冷水——蛋白质固然重要,但多数人已经吃得太多了。过度追求高蛋白,未必真的更健康。
![]()
高蛋白热潮席卷全球
近年来,全球蛋白质强化食品与补剂市场已超过数百亿美元。无论是健身族、养生党还是普通上班族,都被“蛋白质等于健康”的理念洗脑。
社交媒体上更是流传着各种“惊人建议”:
- “每公斤体重吃2克蛋白才够!”
- “每天吃三勺蛋白粉,不怕老、不怕胖!”
然而,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运动营养学家Katherine Black警告道:
“很多网上的高蛋白建议并无科学依据。事实上,不同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差异很大,过量反而可能浪费甚至带来风险。”科学标准:我们到底需要多少蛋白?
早在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就开始测算人类的蛋白需求量。现代研究采用“氮平衡法”计算摄入与排泄氮的差值,从而确定身体所需蛋白量。
目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建议(RDA)为:
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蛋白质。
也就是说,一个7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约需56克蛋白质,大致相当于250克熟鸡肉。
这被认为是“防止缺乏”的最低标准,而非“越多越好”。
伊利诺伊大学的营养学教授Donald Layman指出:
“RDA只是最低限,最优摄入量应在每公斤体重1.2–1.6克之间。”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随年龄增长会出现肌肉流失(肌少症),稍高的蛋白摄入能有效保护肌肉。
一项针对2066名70–79岁老人的研究显示:
每日摄入1.1克蛋白/公斤体重的人群,在3年内的肌肉流失量比摄入0.7克者少40%。
健身人群:蛋白质确实能“练出来”?
对于进行力量训练的人,补充蛋白确实能增强肌肉生长。
2017年的一项系统综述发现:
- 补充蛋白可提高肌肉合成与力量增长;
- 超过1.6克/公斤体重后,效果不再增加
也就是说,“多吃无益”。
伊利诺伊大学学者Nicholas Burd直言:
“很多健身博主吃到2.2克/公斤纯属浪费。对肾功能正常的人虽无大害,但身体会学会‘浪费蛋白’,变得低效。”营销的陷阱:蛋白神话是怎么被造出来的?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营养政策专家Fernanda Marrocos一针见血地指出:
“‘高蛋白更健康’的神话早已渗透进大众想象,并被食品工业有意强化。”
从蛋白能量棒到蛋白咖啡,商家在制造一种心理暗示——蛋白=力量=年轻=健康。
但现实是,普通人根本不缺蛋白。
她领导的巴西全国营养调查发现:
即便是最低收入群体,其蛋白摄入量仍普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
蛋白质量:并非所有蛋白都一样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9种是“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动物性蛋白(如鸡肉、鱼、蛋、奶)氨基酸构成更接近人体需求,而植物性蛋白(如豆类、坚果)虽然健康,但常缺少部分氨基酸。
例如,美国农业部认为:
14克杏仁 ≈ 28克鸡胸肉的蛋白替代量。
但Layman团队计算发现:要想获得相同氨基酸含量,需吃115克杏仁才能等效!
这意味着,植物蛋白虽优,但要注意搭配多样(豆类+全谷+坚果),才能满足人体需求。
肉吃多少?环境与健康的双重考量
虽然动物蛋白更优质,但红肉中富含饱和脂肪,过量会增加心血管风险。美国心脏协会建议:
以鱼类、豆制品为主,红肉与加工肉应适量。
此外,肉类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全球若能适度转向植物蛋白,将显著减少碳足迹。
加工与烹饪,也会影响蛋白吸收
科学家还发现,蛋白的“可利用性”与烹饪和加工方式密切相关。
温度过高、加工过度可能降低消化率,使高蛋白棒和蛋白粉中的蛋白质更难被人体吸收。
阿肯色大学的Robert Wolfe团队通过同位素示踪研究发现:
- 动物蛋白吸收率普遍高于植物蛋白;
- 但植物蛋白配合合理组合(如豆腐+藜麦+坚果)也可达到同等效果。
因此,并不需要“迷信蛋白粉”——多样化饮食才是关键。
最新饮食指南:可能迎来重大转向
即将发布的《美国膳食指南(2025版)》正在重新评估蛋白建议。专家们呼吁:
- 美国人总体蛋白摄入已超标
- 应减少红肉、鸡肉、鸡蛋等来源;
- 增加豆类、坚果、蔬菜等植物蛋白。
但争议也在继续。美国卫生部长Robert F. Kennedy Jr.近期表示,新指南将强调“摄取来自动物和乳制品的健康脂肪”,这一表态与医学界普遍建议相矛盾。
结语:蛋白质,不多不少刚刚好
综合全球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真理: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只要饮食多样、热量充足,就能摄取足够蛋白,无需额外补充。”
高蛋白饮食并非长寿密码,反而可能让你花冤枉钱。
蛋白质确实重要,但真正的健康来自平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小结:每日蛋白摄入参考
人群
推荐摄入量(克/公斤体重/天)
特别说明
一般成年人
0.8–1.2
日常均衡饮食即可
老年人
1.2–1.5
预防肌肉流失
健身人群
1.4–1.6
力量训练者可稍增
极限运动员
≤1.8
超过此值无额外收益
一句话总结:
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健康,不在补剂瓶里,而在你的一日三餐中。
参考文献:
Lenharo, M. How much protein is enough? Nature, 647, 304–305 (2025).
#蛋白质##natur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