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连枷胸、血气胸、脊柱骨折脱位……身体遭受如此重创,生存的希望还有多大?面对这个难题,长沙市第四医院多学科团队用40多个昼夜的守护,重新拼起了生命之图。
绿色通道开启,多学科协作筑起防线
“车祸,一名60多岁的女性受伤严重……”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急救站的电话骤然响起。
时间就是生命!救护车火速抵达现场,发现汪阿姨(化名)已呼吸困难、情况危急。维持气道通畅、固定伤处、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止血……急救医生紧急处理。
来院途中,120医生紧急联系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急诊急救中心,医院即刻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医务部组织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五病区(脊柱外科)、骨科四病区(创伤骨科)、泌尿外科、ICU、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输血科)等科室迅速集结,绿色通道同步开启。
待救护车抵达医院后,早已待命的医护团队立即接棒救治: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抗休克、稳定内环境,筑起第一道生命防线。检查显示患者:“血气胸、20余处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脊柱骨折脱位、颅脑损伤、肾脏损伤……”情况非常紧急,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
多学科协作攻坚战,二十余昼夜与死神赛跑
汪阿姨(化名)被送进ICU病房内,MDT团队对伤情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讨论,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抗休克、抗感染、呼吸与循环支持等抢救治疗后,汪阿姨内环境情况慢慢稳定。
胸外科副主任张建新团队两次为汪阿姨行肋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稳固了受伤的胸廓,帮助她顺畅呼吸,为后续呼吸功能恢复与脊柱手术打下基础。
术后经ICU积极救治,汪阿姨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成功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稳定后转至骨科五病区(脊柱外科)进一步治疗。
撑起生命脊梁,重启美好生活
汪阿姨被转入骨科五病区(脊柱外科)后,科室副主任罗平仔细评估病情:T3椎体爆裂骨折并脱位,后方附件结构断裂、骨折脱位不稳定,只能卧床,决定为汪阿姨开展胸椎骨折开放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术后,汪阿姨慢慢可以在护具保护下下床坐立。
同时,医护团队为汪阿姨量身定制阶段性康复计划及用药方案,耐心指导训练,从最初的床上肢体运动开始,慢慢引导她进行护具保护下下床活动;护士通过专业手法帮助她咳嗽排痰,改善肺通气功能;护工也经常到床旁为她加油打气、传递关怀。
经过多学科团队40多个昼夜的接力守护与精心治疗,汪阿姨的身体状况迎来质的飞跃——伤口完全愈合,能够独立行走。出院当天,在家人的陪伴下,她特意来到骨科五病区办公室,紧紧握住医生的手,哽咽道:“从车祸后命悬一线,到今天能健康出院,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我永远记在心里!”
每一次多学科协作,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每一段康复之路,都承载着不离不弃的承诺。长沙市第四医院以专业与温情,织就一张坚实的生命守护网,持续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第四医院 周嘉庆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