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顶尖医学物理人才汇聚羊城。11月16日,由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联合平台项目(RTUP)共同主办的“2025金沙国际肿瘤放疗论坛暨清华RTUP放射物理新技术专题讨论”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以“医工融合”为核心,汇聚全国医学物理精英,聚焦放疗质控难点与人才实战能力提升,推动中国肿瘤精准治疗迈向系统化、标准化新台阶。
![]()
聚焦前沿技术,打造物理师实战实训高地
本次研讨会直面当代放疗领域最紧迫的质量控制挑战。随着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广泛开展,传统质控手段已难以满足精细化治疗需求。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副院长王洋领衔的临床专家团队,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石教授团队共同设计了精准的课程体系。本次培训将“质子质控与光子质控差异解析”设为关键课程,从粒子物理特性出发,厘清二者在剂量分布、生物效应与设备验证中的本质区别,帮助物理师构建系统化认知框架。
在影像与运动管理环节,“4D呼吸运动控制”与“多靶非共面”技术形成教学联动。前者通过实时追踪呼吸曲线实现动态靶区锁定,后者借助非共面射束设计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两者协同将治疗精度推进至毫米级。在临床实操层面,“核磁模拟定位机的质控调试”深入解析MRI-Linac环境下图像畸变校正与电子密度转换等关键技术节点,而“HiperSight安装调试质量控制”与“HyperSight治疗计划与自适应”组合课程则呈现了图像引导放疗的技术演进。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呼吸门控治疗技术”通过呼吸时相自动触发照射,在提升肺癌、乳腺癌靶区精度的同时,显著降低正常肺组织与心脏受照体积,展现出精准放疗中的人文关怀。
深化医工融合,构建可持续人才供给链
论坛不仅是技术交流平台,更成为放疗人才系统性培养的枢纽。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石教授指出,RTUP项目自2016年发起以来,已在全国举办55场培训,覆盖从国家癌症中心到县级医院的多层级机构。他强调:“我们是一个公益项目,强调的是优势资源共享。”
![]()
金沙洲医院作为培训承办方之一,在设备投入与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投入。该院副院长刘叶明在采访中表示,医院拥有7台直线加速器,每台均配备日检、月检、年检等多层级质控流程,核心质控设备达上百件。他进一步指出:“物理师在放疗质控中处于核心位置,对新技术的把控需要持续学习。”
![]()
在王石教授看来,中国目前医学物理师约5000人,仍属稀缺资源,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并非教育不足,而是缺乏职业职称序列。他指出,“物理师在医院中没有职称系列,大家各自找各自的出路,这比较制约行业发展。”
面对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王石认为,物理师与医生被完全替代的可能性较低。“在我能看到的未来,我不觉得AI会替代我们的物理师。这方面人才培养仍大有可为。”
通过RTUP平台,来自各级医院的物理师不仅掌握了前沿技术,更建立起跨区域协作网络。这一公益培训模式正推动优质质控标准从头部医院向基层辐射,助力中国放疗事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扎实转型。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