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原诗/写作背景/ 注释及大意
![]()
原诗
《龟山辩才师》
苏轼(宋)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
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彩绘。
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
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
千里孤帆又独来,五年一梦谁相对。
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躬井硙。
![]()
苏轼(1037-1101)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十二月,泗州,苏轼时年48岁。
因误传苏轼在罪贬黄州期间病逝,神宗颇为震惊,惋惜人才难得,不忍终弃,于是御书手札,量移汝州(今河南平顶山)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虽然仍是戴罪之身,不得签书公事,但与距离都城千里之外的黄州相比,汝州与京城汴京(开封)近便了太多,似乎预示着苏轼的政治生涯也将有所转机。
四月,苏轼离开黄州,十二月抵达泗州(今江苏淮安市盱眙县)。苏轼专程到龟山寺拜访了“故人”辩才法师。北宋时,泗州城为交通要道,苏轼南下江南、北上汴京,均要经过泗州。本诗“千里孤帆又独来,五年一梦谁相对。”即指五年前苏轼由徐州太守转任湖州太守途经龟山一事。五年前还是地方大员,孙景山、孙景文等一众好友在此唱酬应和。如今却是戴罪之身,物是人非,苏轼感慨之下,遂作本诗赠辩才法师。
![]()
易武探春 普洱生茶
诗题中的“龟山”,地处淮河流入洪泽湖的咽喉之处,“在盱眙县北三十里,其西南上有绝壁,下有重渊。(《舆地纪胜》)”现今龟山与泗州古城均已沉入淮河河道之中,不复得见。诗题中的“辩才”,宋高僧,生卒年不详,事迹亦未见诸文字。据孔凡礼《苏轼年谱》,此辩才并非杭州那位“龙井茶祖”高僧辩才(元净)。
注释及大意
1、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
念念:指每一个心念或瞬间。浮云改:如浮云般变幻无常。长淮:指淮河。淮河作为古代“四渎”之一,与长江、黄河、济水齐名,构成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好在:此处为如故,依旧之意。
本句大意:此生心中的念头如浮云般不断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希望长长的淮河稳定如磐,安然依旧。
(待续)
![]()
易武探春 茶汤实拍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生活精彩,有梦成真!
参考:
1.《施注苏诗》施之元(宋),浙江大学出版社
2.《苏轼年谱》孔凡礼,中华书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