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北京市养老金计发基数终于公布了,今年的计发基数是12049元。这一计发基数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市的12434元,增长率是1.4%。
![]()
有的朋友可能误解了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含义。认为人们的养老金都是以这一基数为基准,领取一定比例的计发基数。说实话,很少有人养老金能领到100%计发基数的,一般人们养老金替代率也就是40%~50%。
北京市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北京市养老金计算公式按照全国规定,是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①基础养老金等于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次公布的就是养老金计发基数。只有2025年退休人员才会使用这一计发基数。之前的退休人员是按照之前年度的计发基数计算的养老金,然后参加的以后养老金的调整。
![]()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主要指的是实施个人账户制度以后,本人缴费基数与上年度社平工资比值的平均值。
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并不是指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今年北京市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是7462元至35811元,社平工资即100%档次是11937元。所以实际上计发基数还是更高一些。
![]()
由于北京市是7月1日执行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上半年则使用2024年度的,所以平均缴费指数会比缴费档次低一些。再加上北京市过去有40%档次缴费的情况,所以平均缴费指数也有可能低于0.6~3。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平均缴费指数是0.6~3,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如果说缴费年限15年的话,最低只能领取12%的计发基数。但如果缴费年限40年以上,可以领取80%以上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是全国统一的一张表格,针对40岁到70岁退休,都有对应的数值。大家可参照如下:
![]()
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原则上属于个人的财产,余额可以继承。缴费基数越高,钱数就积累越多。像北京市今年按照35811元缴费,每个月个人账户可以积累2864.88元,12个月可以积累34378.56元。40年可达100多万元的,当然之前年份的个人账户余额可能比较低,因为那时候缴费基数甚至只有几百元。
有的老人,个人账户余额只有五六万元,50岁退休,每月养老金才能领到两三百元。但有的人个人账户余额可高达五六十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能领到三四千元。
③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北京市的又比较特殊,主要是分为1998年6月底以前的缴费年限,和1992年10月以前的缴费年限。具体计算公式可参照下图:
![]()
1998年6月底以后参加工作的,实际上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了。
而且北京市的视同缴费指数只是按照1计算,这也是体现了视同缴费年限的平等性。
总体来说,确实有少数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的老人,每月养老金能领到12,000元以上。一般来说需要缴费年限达到40年以上,而且平均按照250%档次以上缴费才能实现。但95%以下的老人,养老金都没有这样的水平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