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于“哥们义气”
朋友拜托“帮个忙”
“走个银行流程,签个字,录个视频”
结果
贷款的合同上写的借款人居然是你!
这就是AB贷的套路:
A用钱,B背债
B还成了“借款人”
“AB贷”本质是新型合同诈骗
套路核心只有3步
• A是“诱饵”:征信不良、无法正常贷款的人(A),通过短视频“黑户秒批”“内部渠道放款”等广告找到中介,急于用钱的心态让他们轻易落入圈套。
• B是“背债人”:中介告知A“只要找征信良好、有稳定工作的亲友(B)当见证人,就能提高贷款通过率”,还反复承诺“B不用还款,只是帮忙走流程”。
• 骗局闭环:B到现场后,中介会模糊合同关键条款、全程操控其手机,以“验证信息”为由诱导刷脸、签字,实际是以B的名义申请贷款。资金到账后,扣除高额服务费,立即转给A,B全程被蒙在鼓里。
等A失联或无力还款,银行催收、法院传票会直接找上B——此时才发现,“见证人”早已变成“实际借款人”,而当初的友情,成了刺向自己的最利刀。
出现这3个信号
一定要警惕
1. 贷款要求你必须带亲友到场,且对亲友的征信、工作、资产有明确要求(比如有五险一金、房车);
2. 中介模糊贷款主体,用“受托支付”“关联人加分”等话术,回避“谁是实际借款人”的问题;
3. 不让你细看合同,甚至要求交出手机由中介操作,还以“面子”“情义”施压,让你快速签字刷脸。
更可怕的是,现在骗子会诱导B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资金到账3分钟内就被转走,连银行流水痕迹都能淡化,维权时举证难如登天。
守住钱包和征信!
这5点一定要记牢
1.提高警惕:不轻信“无需资质”“黑户可贷”等虚假宣传,正规贷款需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申请,且需符合银行的审核标准。
2.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向他人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避免手机被他人代操作。
3.仔细审查合同:在签署任何贷款相关文件前,务必逐条阅读合同条款,明确自己是借款人还是担保人,避免模糊条款。
4.定期自查征信: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及时发现异常贷款记录并采取措施。
5.及时报警:寻求律师等法律人员帮助。
面对朋友"帮忙签个字"的请求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做的是
提醒对方警惕陷阱
而不是盲目提供“帮助”
一旦发现可能遭遇AB贷骗局
应立即终止联系
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 乌兰察布市融媒体中心综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