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MedRobot
转载要求:可以直接转载,请在文首注明来源
在骨科手术中,视野往往决定精准度。
从脊柱置钉到关节置换,医生既要“看得见”,又要“打得准”——而这恰恰是微创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最难攻克的环节。在今年的 COA 大会上,美亚光电展示了其“AI+骨科”全可视化解决方案。
这套系统通过将导航、机械臂、内窥镜和显微镜纳入同一技术框架,使手术视野从单点扩展为多维空间,实现术前规划、术中识别和术后验证的连续联动。
在众多机器人和影像产品的展示中,它以“可视化”这一落地且刚需的方向,给出了更贴近医生工作流程的答案。
![]()
# 导航 × 机械臂:从定位到执行的精准协同
在传统置针或骨折复位过程中,医生往往要在有限视野中完成高精度操作,既考验经验,也增加了辐射暴露风险。
![]()
美亚光电的导航+机器人系统可覆盖脊柱、创伤、关节三大领域,通过自研双目导航仪与算法融合,实现亚毫米级定位与自动规划路径,让医生在可控轨迹下完成关键步骤。
适用术式
脊柱外科: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全节段手术
创伤骨科:骨盆、髋部及四肢骨折手术
关节外科:全膝关节置换等关节置换术
▲脊柱创伤手术规划
![]()
▲关节置换术前方案预览
临床价值
高精准定位:双目导航与算法协同,提升路径控制精度
微创操作:减少组织剥离,缩短康复周期
高效流程:末端控制系统助力单人操作
辐射降低:减少术中X光依赖,优化医患安全
# 导航 × 内窥镜:双视野联动的“全程可视”手术
在脊柱内镜手术中,传统方式依赖反复透视与术者经验,存在视野受限与辐射累积的问题。
![]()
美亚“导航+内窥镜”方案实现内镜影像与导航空间的实时对应,使局部高清视野与全局空间视野同屏呈现,帮助医生在复杂路径中保持方向一致性。
适用术式
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等
UBE:颈椎、胸椎、腰椎退变性疾病

临床价值
双视野同步:导航视图与镜下图像实时融合
低辐射操作:光学定位替代X光定位
精准穿刺:误差≤0.8mm,降低神经血管风险
流程优化:提升单医生作业效率
# 导航 × 显微镜:深部结构的可视化重建
对于椎管肿瘤、融合或减压等高难度手术,显微视野虽清晰,但缺乏空间参照。
![]()
美亚“导航+显微镜”方案通过融合术前CT/MRI数据,将导航信息直接叠加至显微视野中,让医生在操作时可同时判断深度与结构关系。
适用术式
椎间盘切除、椎板切除、椎管肿瘤切除
各类颈腰椎融合手术
临床价值
精准路径规划:以最小切口到达病灶,避免节段误判
结构性减压:直观呈现切除范围,防止过度操作
肿瘤边界可视化:融合增强影像辅助完整切除
一体化流程:解剖信息直接叠加显微镜视野,提高手术连续性
▲脊柱显微图像与CT三维结构边界融合
# MedRobot观察
在COA的现场,骨科智能化的竞争已不止于“谁能做得更复杂”,而在于“谁能让医生看得更清、操作更稳”。
从导航到机械臂,从影像融合到术中定位,美亚光电的方案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系统整合思路——让可视化不再是单一模块,而成为贯穿整个手术链的底层能力。对于骨科机器人领域而言,这种以可视化为核心的路径,正在成为国产厂商切入智能化竞争的重要方向:它不追求炫目的自动化,而是让医生的每一步更有把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