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迎来里程碑时刻,普外科薛文龙主任团队在手术室和麻醉科医护的精准配合下,再次成功为一名直肠癌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该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体现了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疗团队在微创手术领域达到新的高度,也标志着该医院成为大同市首家机器人手术突破100例的医院。
![]()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是山西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疗技术跻身全市先进水平。2020年3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引入了全市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设备,它最擅长的是复杂精细的外科手术。达芬奇系统的机械臂相比医生手持器械操作来说,具有臂持更稳定、操作更精准、旋转更灵活的优势,很多操作时人体手部无法达到的角度,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机械臂都能做到。对于患者来说,更加精准的操作降低了患者在术中出现副损伤的概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多年来达芬奇机器人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被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破解了高风险手术患者的治疗困境,为广大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推动区域外科诊疗开启“机器人微创手术”新时代。
达芬奇机器人有四只手臂,两只手臂分别代表主刀医生的双手,另一只担当手术的第一助手,还有一只代表了医生的双眼,它自带光源,有摄像头,放大20倍手术视野并以3D立体方式呈现给医生。实施手术时,外科主刀医生不与病人直接接触,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向系统操作控制,医生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通过传感器在计算机中核算,并同步翻译给机器人手臂,机械手臂模拟外科医生的手部动作,完成手术操作。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突破了人手的局限,比人手更灵活。它的操作臂较人手小,机械手臂细长,活动范围更大,具有7个自由度且可转腕的手术器械,可以在540度的空间下灵活运行,是人手活动范围的3倍,尤其是在狭窄腔体内的操作更加灵活、精准,操控范围大,改进了腔镜下的缝合操作。且机械手上有稳定器,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现象,避免了手术中因手抖动划伤神经和血管的意外。此外,达芬奇机器人可提供清晰放大的3D视野,手术视野更加清晰、逼真,比传统的腹腔镜、胸腔镜的二维平面更精准。多角度自动切换的智能图像处理功能和荧光显影功能,使得肿瘤等全方位无死角地暴露在外科医生的视野之中。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还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让手术更加完美。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带来的“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等优势,让100位患者切实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接下来,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将再接再厉,持续创新与突破,运用达芬奇机器人技术,进一步推动外科快速发展,用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造福更多百姓。
文 / 李东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