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提老房子,人们总会联想到“拆迁暴富”。但如今,政策与市场双重转向,正让部分老房子悄然变身“潜力股”。如果你手中握有这三类房产,匆忙出售可能会错失良机。
![]()
一、核心区的“老破小”:地段仍是王道。
尽管外表陈旧,但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老房子正迎来价值重构。随着城市扩张成本激增,中心城区土地稀缺性日益凸显。
北京二环内上世纪80年代公房,因配套成熟、交通便利,近期成交价逆势上涨5%。
旧改政策取代大拆大建,外墙保温、加装电梯等改造让老旧小区重获新生,居住品质提升直接推动资产溢价。
二、优质学区的“老古董”:教育资源加持。
学区房抗跌性再次得到验证。尤其政策严控“多校划片”的背景下,绑定顶尖学校的老房子成为稀缺资源。
今年前三季度,重点城市学区房成交周期缩短25%,价格环比稳中有升。
部分家长转向“总价低、学籍稳”的老学区房,使得这类房产在楼市震荡期反而形成独立行情。
三、有改造空间的“潜力房”:功能重生机遇。
层高4米以上的挑空老房、带庭院的一楼住宅、可合法改造的阁楼等,因能通过设计实现空间增值,正成为年轻买家的新宠。
上海“老房改造”搜索量同比激增180%,专业改造团队订单排期至明年。
当新房市场进入品质内卷,部分老房反而能以“低总价+高得房率+个性化”打开市场缺口。
然而,并非所有老房子都能搭上这班车。
远离都市圈的郊区老房仍需谨慎
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楼价值持续走低
无电梯、无物业、无停车位的“三无”小区流动性依然堪忧。
![]()
楼市正在从“唯新论”转向“价值再发现”。老房子的居住本质被重新审视,其所承载的地段红利、资源附属与改造可能性,正构筑新的价格支撑。建议业主结合区域规划、政策导向综合判断,别在市场低点时盲目抛售稀缺资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