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乌闹僵?120万乌克兰难民压垮德国,年耗80亿,福利比德工资高

0
分享至

咱说实话,最近德国对乌克兰难民的态度,那真是180度大转弯。

早两年乌克兰刚开打那会儿,德国那叫一个热情,敞开大门喊着“欢迎来”,又是给福利又是给住处。

可现在倒好,总理默茨亲自给泽连斯基打电话,明着劝人家“管管你们的年轻人,别往德国跑了”,连给难民的福利都要拦腰砍。

这前后反差这么大,说白了就俩字:扛不住了。

青年扎堆涌入,德国快被挤爆了

你要是常去德国街头逛,最近肯定能发现个现象:说乌克兰语的年轻小伙子越来越多。

这波人潮的导火索,其实是乌克兰去年8月的一个政策调整。

之前乌克兰打仗,18到60岁的男性都不让随便出国,说是要留着保家卫国。

可去年8月一改规矩,18到22岁的小伙子能自由出境了,结果这股人流直接就往德国涌,人数一下涨了十倍。



数据这东西最不会骗人。

欧盟统计局刚放出来的数显示,今年9月整个欧盟登记的乌克兰难民,是2023年8月以来最多的一个月。

这里面德国扛下了大头,足足接收了超过120万乌克兰难民,占了整个欧盟接收总数的28.3%

单说乌克兰放宽出境那俩月,就有近10万18到22岁的乌克兰小伙子从波兰边境出境,平均一天就有1600人往德国方向奔。

可能有人会说,德国是发达国家,多养几十万人不算啥?那你可就想简单了。

我跟你算笔账:一个乌克兰难民在德国,每个月光政府要掏的钱就有1200到1500欧元,折算成人民币差不多一万块。

120万人一年算下来,就得花掉80亿欧元,这还没算上教育、医疗这些隐性支出。

最直观的压力就是住房。

德国本来住房就紧张,很多大城市年轻人租房都得排队。

难民一来,政府只能征用酒店、建临时安置点,有的地方甚至把学校闲置教室都用上了。

慕尼黑一个社区负责人就吐槽:“以前我们社区租房,年轻人攒半年钱够首付,现在难民安置点一建,周边房租涨了30%,本地年轻人更租不起了。”

就业市场也被搅得鸡犬不宁。

乌克兰年轻人肯吃苦,不少人拿着政府补贴还愿意干低薪活,一些餐馆、工地老板就乐意雇他们,本地底层劳动者的工作机会被挤掉不少。

柏林去年就爆发过几次小规模抗议,一群清洁工举着牌子喊“我们也要吃饭”,就是因为老板招了难民后把他们辞退了。

地方政府更是愁得头秃,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直言:“我们的财政预算早就见了底,再这么涌进来,连公务员工资都快发不出了。”

德乌各有难处,谁都不容易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真没法说谁对谁错,全是现实逼出来的无奈。

11月13号那天,默茨专门跟泽连斯基打了个长电话,聊了快俩小时,核心就一句话:“让你们的年轻人回国吧,乌克兰现在更需要他们。”

挂了电话,默茨又在柏林一个贸易大会上公开说这话,意思很明显:这事我不光私下说,明面上也得表这个态。

德国为啥这么急?除了花钱多,政治压力也顶到头上了。



现在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势头正猛,天天拿难民问题说事,煽动民众情绪。

民调数据一出来,更能说明问题:66%的德国人反对再给乌克兰难民全额福利,62%的人直接说要把体格健全的乌克兰男青年遣回去,让他们回国参战

默茨的执政党要是再不表态,下次选举估计就得丢选票,这账他不能不算。

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更是急先锋,直接跳出来说“必须限制乌克兰男性入境”,还放话“这些年轻人该留在祖国保卫家园,而不是来德国享清福”。

索德这话虽然难听,但也说出了不少德国人的心声,当年德国敞开大门接难民,是出于人道主义,可现在难民数量实在超出承受能力了,大家的耐心早就磨没了。

要知道,2015年难民潮时德国那股“欢迎文化”,现在早就成了过去式,连以前主张开放的年轻人,都有过半数希望减少接收难民。

可乌克兰那边也有自己的理儿,不是故意要把年轻人往德国送。

乌克兰总理斯维里登科就解释:“放宽出境限制,一是想让年轻人去国外学门技术,等仗打完了回来建设国家;二是之前总有人偷偷把未满18岁的孩子送出去,现在放开18到22岁的,反而能管住这种乱象。”

乌克兰驻德国大使更不客气,直接回怼德国的说法:“把海外的乌克兰年轻人都当成逃兵,这太不公平了!很多人在出国前就已经在征兵办公室登记过,只要国家召唤,随时会回去。”

这话也不是没道理,毕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适合打仗,让一部分人出去学技能,确实也是为战后重建留后路。

福利大砍来真的,效果还得打问号

说句实在话,德国这次是来真的了,光喊口号不够,直接拿福利开刀,这可是最管用的办法。

德国内阁已经把法案敲定了,就等下周正式批准。

法案里写得明明白白:2025年4月1日之后再抵达德国的乌克兰人,再也领不到每月563欧元的“公民津贴”了,只能领180欧元的寻求庇护者补助,一下子砍了近7成

这180欧元和563欧元的差距,可不是小数目。

以前563欧元不光够吃饭,政府还包房租、给全医保,甚至出钱让难民上德语课、参加职业培训,等于从生活到就业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现在180欧元,在德国连房租都不够付,更别说吃饭和其他开销了。

而且原来的那些附加福利,像房租补贴、德语课这些,全给砍没了,只保留一个“能马上找工作”的许可。

基民盟的一个大佬说得很直白:“就是要通过削减福利,打消那些想来德国靠福利过日子的人的念头。”

这话虽然直接,但也点透了德国的心思,以前福利给得太好,反而成了吸引难民的“磁石”,现在把福利降下来,多少能拦住一部分人。

其实德国政府内部对这事也有分歧,社民党就不怎么同意。

德国劳动部长就公开表示不认同这个政策,但架不住地方政府天天哭穷,财政实在顶不住了,最后也只能妥协。

毕竟钱袋子空了,说啥都没用,先把眼前的压力缓解了再说。

可这政策能不能管用,谁心里都没底。

首先泽连斯基到现在都没正式回应默茨的要求,乌克兰会不会重新收紧出境限制,还是个未知数。

要是乌克兰不配合,德国光自己限制,效果肯定打折扣。

再者,就算福利砍了,也未必能拦住想来的人。

要知道,现在已经在德国的110多万乌克兰难民里,有60%的人都想永久留在德国。



毕竟德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比战乱中的乌克兰好太多,就算福利少点,估计还是有人愿意来。

更麻烦的是,这个政策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按抵达时间分待遇,早来的能拿高福利,晚来的只能拿低福利,这明摆着是区别对待,很容易被人告上法庭说“歧视”。

到时候官司一打,政策能不能顺利执行,又是个大问题。

这场难民风波,说白了就是德国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不得不从“顾情面”转向“顾自己”。

以前德国接难民,靠的是情怀和人道主义责任,可情怀不能当饭吃,120万人的开销压得德国喘不过气,再不下狠手就真扛不住了。

咱也别骂德国现实,换作任何一个国家,要养这么多外来人口,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

默茨一边喊着让乌克兰年轻人回国,一边上个月还承诺给乌克兰20亿欧元军援,这也能看出他的纠结,既想减少难民压力,又不想彻底得罪乌克兰。

说到底,这事的根儿还在乌克兰局势上。

要是乌克兰能早点稳住战局,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去国外讨生活,德国也不用费劲巴力地限人砍福利。

不然的话,不管德国出台多少政策,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问题早晚还得冒出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军机Talk
2025-11-14 11:02:16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3:12:12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福州业主爆改一梯一户引争议 律师提醒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福州业主爆改一梯一户引争议 律师提醒

封面新闻
2025-11-15 09:17:05
玛莎拉蒂纯电车骨折式降价,裸车35万起,有门店月销30多台;降价后对标小米、理想等新势力品牌

玛莎拉蒂纯电车骨折式降价,裸车35万起,有门店月销30多台;降价后对标小米、理想等新势力品牌

极目新闻
2025-11-15 11:01:53
外交部深夜提醒“避免”赴日,谁还在浦东机场排队?

外交部深夜提醒“避免”赴日,谁还在浦东机场排队?

天真无牙
2025-11-15 15:35:13
新疆年轻人,为什么不信伊斯兰教了?

新疆年轻人,为什么不信伊斯兰教了?

混沌录
2025-11-15 00:09:02
杭州市中心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共有三道密码锁,背后有啥故事?

杭州市中心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共有三道密码锁,背后有啥故事?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5 11:16:24
国家出手了,大批公立医院或将转型,2.2亿老人看病能否更方便?

国家出手了,大批公立医院或将转型,2.2亿老人看病能否更方便?

通文知史
2025-11-14 22:55:03
濮阳市委副书记孙起鹏履新商丘市委副书记,此前公示拟提名为省辖市市长候选人

濮阳市委副书记孙起鹏履新商丘市委副书记,此前公示拟提名为省辖市市长候选人

澎湃新闻
2025-11-15 19:42:27
被拍到手上有“美甲”,汪士钦社媒收到网友大量攻击性评论

被拍到手上有“美甲”,汪士钦社媒收到网友大量攻击性评论

懂球帝
2025-11-15 15:28:06
“长期戴耳机的受害者”上热搜,医生:听力损伤不可逆

“长期戴耳机的受害者”上热搜,医生:听力损伤不可逆

南方都市报
2025-11-13 10:14:07
重磅!川普政府酝酿移民禁令,禁止12个国家的公民移民美国

重磅!川普政府酝酿移民禁令,禁止12个国家的公民移民美国

大洛杉矶LA
2025-11-15 07:09:01
随着樊振东4-2逆转王楚钦,产生了两大不可思议:连续4届杀进决赛

随着樊振东4-2逆转王楚钦,产生了两大不可思议:连续4届杀进决赛

侃球熊弟
2025-11-15 13:24:14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了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了贾跃亭信徒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6 01:50:39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16 01:57:44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小椰的奶奶
2025-11-13 09:38:46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西楼饮月
2025-11-15 13:27:48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15 16:12:34
魏德尔的惊人蜕变:从亲俄变成亲美,更务实了,四年后或圆总理梦

魏德尔的惊人蜕变:从亲俄变成亲美,更务实了,四年后或圆总理梦

朗威游戏说
2025-11-16 02:36:47
沈伯洋在德国叫嚣“来抓我啊”,不料国台办再出手,当场杀鸡儆猴

沈伯洋在德国叫嚣“来抓我啊”,不料国台办再出手,当场杀鸡儆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7:10:46
2025-11-16 03:59:00
科普100克克 incentive-icons
科普100克克
开心每一天
1329文章数 1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旅游要闻

百年巴洛克老建筑夜景刷屏全网,哈尔滨40年坚守:让历史活成顶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