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一场持续了三年多的国际悬案,终于迎来了德国官方的“盖棺定论”。
柏林方面顶着巨大的压力,公布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调查结果。
![]()
然而,当全世界以为这个悬案即将迎来大结局时,却发现这仅仅是另一场国际政治荒诞剧的开幕。
德国给出了“真相”,但这个“真相”却悬在空中,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所谓的追责,根本无从谈起。
![]()
法律让位于政治,谁来守护国际规则?
德国调查人员动用了刑事警察、情报部门,通过追踪一艘名为“仙女座”的游艇、分析银行流水、利用一张超速罚单上的模糊照片进行人脸识别,最终锁定了一个由7名乌克兰特种部队成员组成的行动小组。
![]()
德方甚至直接点名,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现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的瓦列里·扎卢日内是幕后总指挥。
证据链看似完整,嫌疑人身份清晰,一切似乎都指向了法庭。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德国的“结案陈词”变成了一个国际笑话。
![]()
两名关键嫌疑人,谢尔盖·库兹涅佐夫和沃洛迪米尔·朱拉夫廖夫,分别在意大利和波兰落网。
正当德国准备启动引渡程序时,却接连碰壁。
波兰法院直接拒绝引渡,给出的理由堪称“经典”:炸毁“北溪”管道属于“预防性防卫”。
言下之意,这是为了保护乌克兰,是正当的。
![]()
意大利高等法院则更进一步,直接推翻了对谢尔盖的引渡令,其律师辩称他的行为是在“保卫乌克兰”。
至此,德国耗费巨大精力找到的嫌犯,被盟友以政治正确为名,轻松地挡在了国门之外。
这哪里是结案,分明是公开宣告:在这场游戏中,法律已经退场。
![]()
“北溪”事件最讽刺的一点,在于德国自身的角色。
作为管道的主要投资国和直接受害国,德国民众承受着能源价格飙升的切肤之痛,国家经济也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按理说,德国应该是最希望将凶手绳之以法的一方。
![]()
但现实是,德国同时也是乌克兰最主要的军事和财政援助国之一。
这种双重身份让柏林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境地。
如果对乌克兰高层穷追猛打,不仅可能导致德乌关系破裂,更会让过去几年数百亿欧元的援助显得像个笑话。
![]()
德国的调查结果,与其说是为了寻求正义,不如说是为了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一场精心编排的“结案”表演。
它找到了“凶手”,却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惩罚“凶手”。
波兰和意大利的反应,则彻底撕下了西方“法治联盟”的伪装。
![]()
波兰总理图斯克甚至公开嘲讽,认为“北溪”项目的发起者德国才应该“道歉并闭嘴”。
这背后,是深刻的地缘政治博弈。
在强烈的反俄氛围下,任何可能削弱俄罗斯的行为,都被赋予了某种道义上的豁免权。
炸毁一个价值近百亿欧元的民用基础设施,不再是恐怖袭击,而被美化为“预防性防卫”。
![]()
当一个阵营内部的“政治正确”可以凌驾于国际法和国家主权之上时,所谓的规则和秩序就成了空谈。
这正是中国从事件一开始就反复强调的。
从2022年爆炸发生之初,到俄罗斯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提议进行国际调查,中国的立场始终清晰且坚定:必须进行彻底、透明、公正的国际调查,真相不应被地缘政治的迷雾所掩盖。
![]()
中方关切的,早已不是谁是凶手这个单一问题,而是当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可以被肆意破坏而无人负责时,全球能源安全、供应链稳定乃至最基本的国际互信将何去何从。
当德国、瑞典、丹麦的调查不透明、进展缓慢时,中方在联合国反复质问,要的正是对国际规则最起码的尊重。
![]()
可惜,最终的结果证明,这种理性的声音在狂热的政治氛围中显得如此微弱。
拔不掉的钉子,俄罗斯的“B计划”
法律途径被堵死,正义无法在法庭上得到伸张,那么对于俄罗斯来说,这7个被指认的嫌疑人就成了7颗拔不掉的钉子,深深扎进了俄罗斯的国家尊严里。
![]()
既然文明的规则已经失效,那么接下来,俄罗斯只能启动自己的“B计划”——用实力说话。
世界早已不是那个可以坐下来讲道理的时代了。
俄罗斯的报复是多维度的。
![]()
在军事上,对乌克兰全境基础设施的持续打击,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回应。
既然你炸我的能源动脉,那我就瘫痪你的电力网络。
这是一种残酷的对等报复,也是在司法缺位下,最直接的“讨债”方式。
在经济战场上,博弈更加激烈。
![]()
G7国家计划动用被冻结的近3000亿欧元俄罗斯海外资产的收益来援助乌克兰,这种行为在俄罗斯看来无异于“公开抢劫”。
作为反制,俄罗斯早已将“不友好国家”在俄资产纳入特殊账户管理,任何资金的流动都需要克里姆林宫的点头。
![]()
同时,俄罗斯借助金砖国家等平台,明确划出红线:任何参与非法制裁和资产冻结的国家,都将被排除在新的合作体系之外。
这是在釜底抽薪,试图瓦解美元主导的金融霸权。
将国际金融体系武器化的后果,必然是全球金融信任体系的加速崩塌。
![]()
当然,关于“真凶”的讨论也从未停止。
普京在接受采访时,曾毫不含糊地直指美国。
从技术角度看,在水下70米深处,对加厚钢筋混凝土包裹的管道实施精准爆破,其难度绝非一个临时拼凑的“游艇小队”所能完成。
![]()
这种级别的行动,需要国家级的技术、情报和后勤支持。
美国的动机也十分充足:彻底切断俄欧能源联系,将欧洲能源市场牢牢绑定在美国的高价液化天然气(LNG)战车上。
德国公布的结论,将矛头指向乌克兰,或许也是一种权衡之下的选择——既不敢得罪真正的“大哥”,又能给国内一个交代,同时还能继续维持“援乌抗俄”的政治正确。
![]()
“北溪”爆炸案,最终以一种“结案却未了结”的方式,成为了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那个至少在表面上还尊重国际法、讲究程序正义的时代。
如今,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原始、更加赤裸的“实力政治”时代。
![]()
谁的拳头硬,谁的底气足,谁才能定义什么是“正义”。
参考资料:
美媒爆料:“北溪”爆炸是乌克兰高层指挥
2025-11-12 13:35·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