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港大桥效果图,其是湖南路桥在浙江承接的首个市政项目
国资潇湘融媒讯(记者 辛眉 通讯员 伍振 王高飞)“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形成‘开拓市场-优质履约-赢得信誉-再拓市场’的生产经营良性循环”,10月9日,湖南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典维在调研湖南路桥工作时,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强手如林的浙江基建市场,湖南路桥旗下湘筑公司用一串坚实的足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串足迹,落在527国道至新昌大道的沥青路面里,刻在新蟠线改建工程的蜿蜒山峦间,更跨越在义乌富港大桥的飞虹之上。它们共同讲述了一个超越单个项目得失的整体叙事:如何用“现场”的硬核实力,撬动“市场”的广阔天地,最终实现生产与经营相互滋养、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现场即战场:细节是最好的“活广告”
市场经营的第一枪,从来不是在投标会议室里打响的,而是在机器轰鸣的工地上。
2021年7月,公司承建527国道至新昌大道项目,这是湖南路桥时隔20年后在浙江的首个项目。项目经理彭沛龙清晰地记得业主审视的目光:“那种不信任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用实打实的工程语言来对话。”
对话的载体,是工程的质量与担当。新昌大道虽然是公路项目,但由于临近城区,面临环保噪音、交叉施工安全管控、红线内产权单位协调等市政项目才有的复杂因素,特别是跨国道钢箱梁施工,业主要求尽可能降低对交通的影响,项目部班子和党员干部现场值守,奋战两个通宵,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钢箱梁架设,业主和相关职能部门都为之信服——这支“湘军”,是一支干实事的队伍,从来不弄虚作假,总是竭尽所能。
![]()
建成后的新昌大道
“现场”另一层涵义,是从工程层面延伸至社会责任。新蟠线改建工程通往旅游景区的“黄金路”,也是当地居民的“民生路”,施工不能断交通。项目部没有简单粗暴地一封了之,而是将施工图变成了“交通疏导与便民服务图”。项目分管协调的副经理江舟介绍:“我们在各个路口都设置了明显警示、提示牌,在周末和节假日安排专人值守并指挥交通,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此外,项目还主动帮村民修缮支路,把“麻烦事”办成了“暖心工程”。
在义乌富港大桥, “现场”则演变为一场对极限精度发起的挑战。10月29日,重达574吨、宽度达53米的"钢铁巨人"L12梁段,开始了它毫米级的"最后旅程"。由于城区运输条件限制,这个庞然大物无法整体运抵,以林立军为首的项目团队大胆提出“现场拼装钢箱梁整体滑移”施工方案。
![]()
10月29日,义乌富港大桥首段钢梁滑移对接顺利完成
“这就像在数十米高空进行一场精密的‘微创手术’”,林立军形容道,“不仅要移动这个五百多吨的大家伙,更要确保它精准到位。”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指挥下,滑移过程以毫米为单位徐徐推进。测量人员不断报数,调整指令随即发出,复核数据再次确认——一套“测量—调整—复核”的闭环质量控制流程,确保了安装精度与后续焊接质量的全面受控。
从征服复杂施工环境,到协调复杂社会关系,再到攻克复杂技术难关,一系列“现场”证明:工地,不仅是生产要素的集合地,更是品牌信誉的孵化器。每一处精益求精的细节,都是一块无声却有力的广告牌。
技术即话语:创新是最硬的“通行证”
如果说“现场”是展现实力的舞台,那么“技术”就是舞台上最硬的台词。
新昌大道线路不长,工序多而短,面对紧张的工期压力,项目工程科长赵德没有选择盲目增加人力设备,而是把突破口放在了工艺创新上,大胆启用盖梁钢筋胎架法施工工艺,以“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吊装”的思路实现了施工效率的质的飞跃。将盖梁骨架片、箍筋等钢筋组件在专用胎架上精准拼装焊接,形成标准化模块,再运输至现场直接吊装入模。这一转变,使原本需要在高空、露天环境下进行的精细作业,转变为在地面、可控环境下的标准化操作。不仅如此,焊接时间大幅缩减,施工周期明显缩短,而胎架对钢筋定位的精准控制,更进一步提升了工程质量。这份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与质量”提升,让初次合作的业主刮目相看。
技术的光芒在义乌富港大桥上更为璀璨。 大桥有着7878吨钢箱梁的焊接重任,项目副总工田文灏深感责任重大。“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每一道焊缝都关乎大桥百年安危。”项目组建QC攻坚小组,采用PDCA循环法展开技术攻关。团队守在施工现场,像侦探般记录每个焊接参数,对焊缝样板“解剖麻雀”,从焊枪角度到环境温湿度,不放过任何细节。
![]()
富港大桥钢箱梁焊接现场
攻坚过程充满挑战。一次试验中,焊缝外观完美但内部出现微小气孔。田文灏却从中看到转机:“问题暴露越早,大桥未来越安全。”这种对瑕疵零容忍的态度,推动团队最终攻克了焊接变形控制等难题,现场焊接一次合格率由96%提升至98.8%以上,不仅提升了工效,更从根本上保障了桥梁主体结构的安全耐久性,为区域重大工程树立了焊接质量新标杆。
即便是日常的环保和安全措施,也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大桥工程科长李志高介绍,项目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与智能传感技术,构建了“感知、预警、处置、溯源”一体化的智慧安全管理体系:智慧安全帽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人员定位、履职时长、巡查记录等数据,实现“人”的精准化与可溯化管理;智能扬尘治理管理系统,可根据监测数据自动启动喷淋、雾炮等降尘设备,实现从“实时感知”到“即时处置”的智能闭环;在临边、洞口等危险区域部署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当人员靠近时,系统自动发出警示音,即时唤醒作业人员的警惕性,从源头上预防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
从一项复合地基处理工艺,到一整套智能建造系统,湘筑公司用技术为自己贴上了“能打硬仗、善打巧仗”的标签。 技术,成了他们与市场对话时最自信的语言,也是他们从常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最硬核底气。
口碑即订单:信任是最贵的“溢价”
当“现场”的基石被夯得无比坚实,“技术”的实力展露无遗,市场的回响便接踵而至。
这种回响,首先体现为“信任的延续”。新昌大道项目的完美收官,让业主看到了湘筑公司的履约能力和担当精神。项目在当地的各类评比中名列前茅,在新昌县10个交通建设工程中名列第一,获评“红旗奖”;在绍兴市28个施工标段中获得第三名,获评该市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市级示范工程。因此,当更具挑战的新蟠线改建工程提上日程时,业主主动发起投标邀约——这便是“以干促揽”最直接的体现:用一个成功的项目,直接撬动下一个项目。
更深层次的回响,是“品牌的溢价”。这种溢价,首先体现在合作深度与信任宽度上。当新蟠线改建工程启动时,湘筑公司感受到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合作氛围。业主方对湖南路桥严格现场管理的模式非常认可:“你们来做,我们放心”。这种基于过往出色表现而获得的“信任额度”,是一种比利润更珍贵的溢价。它意味着更顺畅的沟通、更少的磨合成本,以及当遇到突发技术难题时,业主愿意给予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来寻求最优解,而非简单地追究责任。
![]()
富港大桥施工现场
这种溢价,也体现在从“执行者”到“参谋者”的角色转变中。富港大桥原设计方案中,拱肋采用竖转安装,基于现场施工条件和深厚的技术积淀,项目主动向业主提出采用竖提施工方案,不仅成本节约600多万,而且大大降低施工风险。这些建议并非合同要求,却因其专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而被业主悉数采纳。“我们出售的已不仅仅是施工能力,更是其凝聚在每一个项目中的“经验数据”和“系统解决方案”,我们也不再是单纯的工程承包商,而是逐步升级为值得托付和信赖的交通建设合作伙伴”,湘筑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易卫锋说道。
循环即未来:生态是持久的“源动力”
“以干促揽”的最高境界,并非简单的项目叠加,而是构建一个能够自我驱动、自我优化的生态循环系统。
这个循环的核心是“人才与经验的沉淀”。从新昌大道到富港大桥,再到新蟠线,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熟悉浙江市场规则的骨干队伍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彭沛龙坦言,初到新昌时人生地不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索。而经过一个项目的洗礼,内心积淀下“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坚定信念。正是这股劲头,让业主单位对湘筑公司当初启用这支年轻团队的魄力赞赏有加。而更让湖南路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春会欣慰的是,彭沛龙对角色定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不再把自己局限在项目经理的位置,而是牢固树立了‘大营销’理念,在同地方政府、业主和合作伙伴的交往中,积极推介湖南路桥,主动关注市场机会,参与到营销当中”。
![]()
新蟠项目效果图
这个循环的扩大是“伙伴和资源的整合”。在浙江市场深耕数年的区域经理陈轩,对此有着深刻体会。“刚来浙江时,我们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磕。但现在完全不同了,我们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新蟠项目的中标,就是与本地伙伴精诚合作的结果。与此同时,湘筑公司还积极联合湖南建投集团旗下资源,协同开拓房建、水利、新能源等市场,不断放大湖南建投集团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这个循环的保障是 “标准与模式的复制” 。湘筑公司将有意识地将三个项目的成功经验——无论是技术上的工法创新,还是管理上的精细流程,或是沟通上的和谐理念——进行系统总结,固化为“浙江标准”。“我们将这套标准将被应用到后续每一个新项目中,确保高品质的稳定输出,形成‘干一个项目,总结一套经验,提升一次整体实力’的良性闭环”,湘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刘奇对浙江市场开拓充满信心。
如今,在湖南路桥的战略版图上,浙江已从一颗孤立的“星火”,开始了“燎原”之势。“金杯银杯,不如市场的口碑;千说万说,不如现场的硬核”,湖南路桥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强对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有着深刻的理解,“曾经的‘现场’会化为今日‘市场’的通行证,而今日的‘市场’又将为明日更精彩的‘现场’搭建舞台”。
站在新昌大道远眺,脚下的车流如织,正是对建设者最好的礼赞。当生产的每一步都踏在经营的点上,当经营的每一环都源于生产的底气,企业的发展便如钱塘江水,奔涌向前,不可阻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