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宁扬城际轨道交通,对原平台表示感谢!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近日,“宁扬一号”盾构机在工农路站~天宁大道站左线区间工程中,精准穿越已拆除的老石桥风险源,标志着项目成功攻克跨河施工核心难题,为区间全线贯通奠定关键基础。
此次穿越的石桥河,河道宽35米、水深2.5米,是仪征“七河一带翡翠项链”滨水城市体系当中的重要一河。
因老石桥原有桩基侵入区间隧道范围,按照设计工况要求,需先完成桥梁拆除、桩基清障及复建桥梁桩基施工,方可开展盾构穿越作业,施工难度远超常规跨河盾构工程。
河底地层是由稳定性不足的淤泥与富水粉砂层构成,穿越段以渗透性强的地层为主,极易引发盾构机刀盘卡滞、隧道塌方、涌水涌砂及周边管线变形等风险,
且盾构机与复建桥梁桩基之间的距离仅2.8米,需充分考量对桥梁桩基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扬州段全线项目重要风险点,面临施工精度与安全管控的双重挑战。
![]()
为筑牢穿越安全防线,扬州交通建管公司项目管理团队提前启动专项攻坚行动,实现了石桥河桥45天高效安全拆除目标,为盾构机顺利穿越石桥河提供了有利条件。
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智慧监控系统等多元技术手段,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精准锁定4处需磨桩施工的高风险区域;
组织盾构施工、地质勘察等领域专家召开专项论证会,量身定制精细化施工方案,根据地质动态实时优化推力、转速及出土量参数,将掘进偏差严控在毫米级;
同步启用“地表-河道-隧道”三位一体监测体系,布设59个监测点,24小时不间断跟踪沉降、水位及盾构姿态数据,实现风险动态预警与闭环管控。
经过3个昼夜奋战,盾构机顺利穿越42米风险段,地表最大沉降量控制在3毫米内,为全线同类跨河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
下一步,扬州交通建管公司项目管理团队将紧扣项目建设关键节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持续强化安全质量全流程管控,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和工程质量红线;锚定盾构区间年底核心目标靶向破题,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重大风险源施工等难点问题精准施策,为宁扬城际(扬州段)项目后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