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公园里,65岁的王大爷常常和邻居们讨论健康话题。最近,一位老友被查出心脏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担忧。王大爷笑言:“一天一根烟,不抽还不舒服;饭后半杯小酒,朋友都说不碍事。”
而另一位赵大叔则坚决主张:“酒能戒就戒,烟还能忍忍。”两位老友各执一词,却都对“烟酒谁更伤心脏”这个问题感到迷惑。难道抽烟和喝酒,真有轻重之分吗?如果不能全戒,哪一个对心脏的伤害更大?
![]()
这个问题,看似是老生常谈,许多人却始终没想清楚。今天,我们就用权威研究和数据说话,解开这个关系到无数中老年人健康的关键疑惑。
烟和酒,真的只是“习惯”那么简单吗?其实,背后涉及的是心脑血管健康的红线。尤其是中国60岁以上男性群体,吸烟率接近52.9%,而经常性饮酒比例也达37.2%。
时候一长,血管就像被堵塞的水管,逐渐出现“生锈”“变硬”“漏水”等隐患。
曾有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持续吸烟的中老年人心血管事件风险比从不吸烟者高出约2.5倍。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重度饮酒者冠心病患病风险升高约1.4倍。“吸烟比饮酒危害大”“少喝点酒反而护心脏”……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
吸烟与饮酒,究竟哪个更伤心脏?专家最新共识给出了明确答案。中国主流心血管指南、英国心脏基金会多年汇总都将“吸烟”列为心血管疾病的头号危险因素。
吸烟能够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壁“变脆、变厚、易破损”,血流速度变慢,血压波动更大。
同时,吸烟还会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堆积,诱发心梗、脑卒中。若配合高血压、高血糖等慢病,风险更是指数级提升。
反观适量饮酒,部分研究认为其对血脂有一定调节作用,但长期饮酒或嗜酒,对心肌、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伤同样不可忽视。
![]()
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心肌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等风险。权威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指引明确提出:吸烟对心脏的直接损伤远大于适量饮酒,并且烟酒双管齐下的高危人群,心脏病发作概率较单一不良生活习惯者高出近3倍。
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只喝酒不抽烟,问题小很多”,其实一旦累计饮酒量达到一定阈值(如每周超140g酒精)即会显著增加心动过缓和心房颤动概率。
专家建议,优先戒烟,收益更快更强。一项发表于《柳叶刀》的追踪研究发现,戒烟5年内,心梗风险降低38%,而停酒同等时间数据则为20%左右。
更惊人的是,即使60岁以上才开始戒烟,心脑血管死亡率也能下降近30%。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只要彻底戒烟,几个月内心脏功能和血管弹性就会明显改善,而饮酒即使减量,心脏代偿恢复则较慢。
![]()
这里必须警惕:如果本身伴有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建议烟酒全部戒除,循序渐进,不要贸然“以酒代烟”或“烟代酒”。
有一项北京协和医院纳入5000余名中老年人的观察显示,那些主动戒烟3年以上的人群,发生心衰的风险比长期戒烟不彻底者低42.7%。
第一,优先戒烟。尝试逐日减少,必要时借助戒烟门诊与家人鼓励。
第二,限酒勿贪杯。将饮酒量控制在每周不超过100g酒精(约两瓶啤酒),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风险。
第三,积极运动与合理膳食。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每周三次以上,配合多食蔬果、粗粮、优质蛋白,少油少糖。
![]()
第四,定期体检不可少,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心脏隐患。
第五,压力调控和充足睡眠也是护心重要法宝,避免长期熬夜和情绪波动。对于已经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朋友,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坚持药物管理,不轻信偏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