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岁的大哥,拿着35年的工龄单子去办退休,本以为每月能有个3500块打底,结果社保局一算,2482元。他当场就懵了,坐在走廊里半天没动弹,眼圈都红了。
![]()
这位大哥年轻时是国营纺织厂的工人,那会儿在村里可是体面人。后来厂子黄了,四十多岁下岗,人生直接掉了个头。为了不跟孩子添负担,他啥苦活累活都干过,工地搬砖、小区看门、菜市场卸货,最难的时候,连孩子的学费都得跟亲戚借。就算这样,他每年都咬着牙把社保交上,心里就一个念头:多交一年,工龄就长一年,退休就能多拿点。他看着身边工龄30年的老同事拿3000多,心里盘算着自己这5年怎么也能值个五六百块吧?结果呢,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
为啥会这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算错了。可养老金这东西,它不是简单的“工龄乘以单价”。它更像一个复杂的配方,光有“工龄”这味主料还不行,还得看“缴费基数”这个关键辅料。大哥下岗后打零工,收入不稳定,为了不断缴,大概率是按最低标准交的社保。这就好比往水缸里蓄水,你虽然天天都舀一瓢,但别人是用桶灌,35年下来,水量能一样吗?有网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长缴费年限和低缴费基数,就像一辆跑了35万公里的旧车,里程数够长,但发动机功率不行,跑不快。”也有人说,他早年在国营厂的“视同缴费年限”可能没被充分认定,这部分“隐形资产”没算进去,自然就亏了。说到底,大哥是遵守了规则,却没摸透规则的“脾气”。
![]()
一辈子的辛苦,最后换来的数字让人心里发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