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家长说
“一墙之隔”的初中上不了,只能去离家更远的学校就读,“就近入学”难道不是“最近入学”吗?
关于这个问题,一家长在“问政湖南”平台上留言:2025年湘江新区某小学,小升初微机派位中有2个公办初中指标距离学校有7-10公里,坐公交车不仅要转车,不堵车情况下最短也要50分钟车程,为什么要给这么远的指标?
![]()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长沙小升初多校划片区域, 公办初中指标是相对就近原则分配,而非物理距离上的绝对就近。
![]()
为什么公办指标不是绝对就近分配?
1、为了均衡教育资源。
因为各个区域的教育资源不同,有的区域内优质初中数量多,如果绝对就近分配指标,那这些区域内小学的派位指标相比其它区域的小学就会有很大的差距,就会被追捧,大家都想去这个区域读小学或参加派位,不仅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情况,而且因为这里教育资源更好,还会变相促进片区内的房价。
所以为了均衡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部分初中尤其是名初的指标会比较分散,比如青一、南雅等学校指标就比较分散。
2、学生分布与学校布局不匹配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的区域适龄学生多但学校少,有的区域学校多但适龄学生少,所以在学校指标分配中就需要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考虑区域的整体情况来划分,以平衡各校生源。就比如雨花区城区学位很紧张,但郊区学位又比较宽松,所以无房无户的外地回长生是直升到雨花区石燕湖中学。
因为派位指标是相对就近分配,而微机派位又是随机的,所以 不可避免会分到距离远的学校指标,甚至运气不好还会被派到这些学校去,这种情况如何尽可能规避呢?
如果派位指标里有距离远的学校,可以 通过填报派中几率高、离家近的学校,可以尽可能减小被派到远学校去。 比如今年博才小学、博才咸嘉小学的指标填报情况里,热门名校博才天顶、麓外的派位热度没有新学校附中桐梓高,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附中桐梓距离小学更近。
如果被派到了距离远的学校,可以申请寄宿。 长沙部分公办初中针对家校距离较远的学生会提供寄宿,比如科大附中、一中双语会给家校距离超过10公里的学生提供寄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