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布鲁塞尔11月14日电 (记者牛瑞飞)12日,欧盟中国商会与罗兰贝格在布鲁塞尔联合发布《合作中谋求发展,挑战中展现韧性——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5/2026》。报告显示,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中企在欧运营在挑战中保持稳健,但对欧盟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上升深感忧虑,期待欧方以实际行动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报告基于对205家在欧中资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81%受访企业认为欧洲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增高”,主要来自政策频繁调整、监管趋严及商业泛政治化。然而,在复杂局势下,中企展现出明显韧性:超过八成企业2024年经营实现持平或改善,53%企业营收增长;62%的受访企业预计2025年营收继续增长,一半企业计划加大对欧投入。
报告指出,中欧继续保持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7322亿欧元,在全球需求疲弱背景下依旧稳健。高科技、机械运输设备等领域双向增长显著,中欧贸易结构呈现持续升级态势。
中国对欧投资同样保持活跃,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绿色产业成为布局重点。近3000家中企扎根欧盟,带动当地就业超过26万名员工。报告展示多家中企在ESG、绿色航运、智能制造及可持续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案例,说明中企正深度融入当地创新生态,为欧洲绿色与数字转型提供新动能。
尽管欧盟营商环境连续六年被中企评价下降,但总体经营表现仍保持积极势头。受访企业认为,在欧建立全球品牌、利用当地产业基础优势、开发新兴市场,是中企继续深耕欧洲的重要驱动力。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报告从政策透明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供应链安全、数字化与绿色发展等10个维度提出336项政策建议。报告强调,中欧应坚持开放合作、避免将经济议题泛安全化,以制度化沟通稳定预期,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具韧性的合作环境。
报告认为,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应成为重建互信、务实解决问题的行动之年。中企呼吁在经贸、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教育文化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企普遍表示,只要坚持互利共赢,中欧经贸关系完全有条件在未来实现更高水平的稳定与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