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下一代病毒疫苗:从 mRNA 到通用疫苗,人类如何攻克传染病?

0
分享至

摘要:从新冠疫情到季节性流感,病毒始终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传统疫苗在应对病毒变异、免疫印记等问题时逐渐力不从心,下一代新型疫苗应运而生。本文结合最新科研进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结构导向抗原设计、mRNA 平台、新型佐剂、通用疫苗等核心技术,带你看清疫苗如何从 “针对性防御” 升级为 “全方位防护”,以及全球在疫苗可及性、接种体验上的革新方向。


一、疫苗进化史:从 “活病毒减毒” 到 “精准分子设计”

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终极武器,拯救过亿万人的生命。最早的疫苗思路很直接:把致病病毒 “削弱毒性”(减毒活疫苗),比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腮风疫苗,让它在体内温和复制,激发免疫记忆。这种疫苗效果强,但存在安全隐患 —— 病毒可能在体内 “返祖” 恢复毒性。

后来出现了 “死病毒”(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比如乙肝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比如 HPV 疫苗)等非活疫苗,安全性大幅提升,但需要添加佐剂才能激发足够免疫反应。不过,面对 HIV、流感、新冠这类爱变异的病毒,传统疫苗往往 “力不从心”—— 病毒突变太快,疫苗刚研发出来就可能失效;反复接种还会导致 “免疫印记”,也就是免疫系统只记得最早接触的病毒株,对新变异株防护力下降。

随着 X 射线晶体学、冷冻电镜等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能看清病毒蛋白的三维结构,疫苗研发进入 “精准设计” 时代。下一代疫苗不再是 “碰运气” 改造病毒,而是像搭积木一样优化抗原结构,针对性解决传统疫苗的痛点。

随着 X 射线晶体学、冷冻电镜等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能看清病毒蛋白的三维结构,疫苗研发进入 “精准设计” 时代。下一代疫苗不再是 “碰运气” 改造病毒,而是像搭积木一样优化抗原结构,针对性解决传统疫苗的痛点。近年来,不同病毒的疫苗研发也涌现出诸多新成果,涵盖多种创新平台与设计(表 1)。

表 1 病毒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



注:IM = 肌肉注射;RSV = 呼吸道合胞病毒;hMPV = 人偏肺病毒;PIV3=3 型副流感病毒;VLP = 病毒样颗粒;N/A = 不适用二、核心黑科技:下一代疫苗的 4 大创新方向1. 结构导向抗原设计:给病毒蛋白 “锁死” 有效形态

病毒入侵人体时,会通过表面蛋白的特定形态结合细胞。比如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都有 “未结合细胞”(融合前)和 “已结合细胞”(融合后)两种形态,只有融合前的形态能激发有效中和抗体。

结构导向设计就是通过基因改造,把病毒蛋白 “锁” 在最有效的形态上。比如给新冠刺突蛋白加入两个脯氨酸(2P 突变),就能稳定融合前结构,激发更强的抗体反应;给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 F 蛋白加入半胱氨酸,形成二硫键,也能提升免疫效果。还有 “空腔填充” 技术,通过替换氨基酸填补病毒蛋白的疏水空腔,让它更稳定、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这些设计就像给免疫系统 “精准指路”,让它只攻击病毒的关键部位,避免产生无效抗体。

2. mRNA 疫苗:不止新冠,未来能防多种疾病

新冠疫情让 mRNA 疫苗家喻户晓,但它的潜力远不止于此。mRNA 疫苗的核心优势的是:不用培养病毒,直接把编码病毒蛋白的 mRNA 送入人体,让细胞自己 “生产” 抗原,既能激发抗体反应,又能激活 T 细胞,防护更全面。

目前 mRNA 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图 1):最成熟的非复制型线性 mRNA(比如辉瑞、Moderna 的新冠疫苗)、剂量更低的自扩增 mRNA(saRNA,能在体内自我复制,用量仅需传统 mRNA 的十分之一)、更稳定的环状 mRNA(circRNA,没有末端结构,不易被酶降解,生产成本更低)。


图 1. 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类型及递送系统

mRNA 疫苗的关键是递送系统——mRNA 带负电,无法穿过细胞膜,还容易被降解。目前最常用的是脂质纳米颗粒(LNPs),不同递送系统在成分、作用机制、安全性等方面各有特点,适用场景也不同(表 2)。除了脂质纳米颗粒,科学家还在研发聚合物纳米颗粒、阳离子纳米乳剂等递送系统,解决 mRNA 疫苗需要冷链运输、储存不便的问题。

表 2 主流 mRNA 疫苗递送系统的特点对比


3. 新型佐剂:给免疫系统 “加 buff”

佐剂是疫苗的 “好帮手”,能增强免疫反应,让疫苗用更少的抗原达到更好的效果。传统佐剂比如铝盐,主要激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对细胞免疫效果有限。

下一代佐剂针对性更强:比如TLR 激动剂(如 MPLA、CpG ODN),能激活免疫系统的 “哨兵” 受体,同时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已用于 HPV 疫苗、新冠疫苗;cGAS-STING 通路激活剂(如锰离子、环状二核苷酸),能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强抗病毒免疫;还有颗粒佐剂系统(如 AS01),能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提升免疫记忆。

不同疫苗搭配不同佐剂,比如流感疫苗用 emulsion 佐剂,HIV 疫苗用 GLA-SE 佐剂,实现 “精准增效”。

4. 通用疫苗:一苗防所有变异株

面对流感、新冠这类容易变异的病毒,“研发赶不上变异” 是最大痛点。通用疫苗的目标是:一次接种,防护所有变异株,甚至不同亚型病毒。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瞄准病毒的 “保守区域”—— 也就是病毒再怎么变异都不会变的部分。比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 “茎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核心区域。科学家通过两种方式设计通用疫苗:

嵌合抗原:把不同病毒株的保守区域拼在一起,让免疫系统认识所有变异株的共同特征;

糖基屏蔽:用糖链掩盖病毒的可变区域,迫使免疫系统攻击保守区域;

计算优化抗原(COBRA):通过计算机分析大量病毒序列,设计出能覆盖所有变异株的 “万能抗原”。

目前已有针对流感、新冠的通用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未来可能实现 “每年打一针,防所有呼吸道病毒”。

三、还有这些突破:抗独特型疫苗与新型动物模型

除了上述核心技术,还有两种创新方向值得关注:

1. 抗独特型疫苗:不用病毒抗原也能免疫

这种疫苗的思路很巧妙:利用免疫系统的 “网络反应”,注射能模拟病毒抗原的抗体片段(F(ab)),激发身体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简单说,就是 “以抗体诱抗体”,不用直接接触病毒抗原,适合难以培养或毒性极强的病毒(比如 HIV)。

不过这种技术还在研发阶段,需要解决抗体筛选、稳定性等问题,但为疫苗研发提供了全新思路 —— 未来可能不用生产病毒蛋白,仅靠抗体片段就能制作疫苗。

2. 新型动物模型:让疫苗测试更靠谱

疫苗研发前需要在动物身上测试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传统动物模型和人类免疫系统差异大,经常出现 “动物身上有效,人类身上无效” 的情况。

比如新冠疫苗研发初期,普通小鼠不表达人类 ACE2 受体,无法感染新冠病毒,科学家就通过基因编辑培育出表达 hACE2 的转基因小鼠(图 2),能模拟人类新冠感染的症状。还有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如恒河猴),免疫体系和人类最接近,但成本高、伦理限制多。


图 2. 反复接种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会引发针对原始武汉株(Wuhan-Hu-1)的主导性免疫反应。

未来的动物模型会更精准:通过 CRISPR 基因编辑模拟人类免疫特征,培育能再现 “免疫印记”“长期感染” 等场景的模型,让疫苗测试更贴近人类实际情况。

四、从实验室到手臂:疫苗普及的两大挑战

再好的疫苗,能让普通人用上才有用。目前疫苗普及还面临两个关键问题:

1. 可及性:让低收入地区也能用上疫苗

很多低收入地区缺乏冷链运输设备、医疗基础设施,无法储存和接种 mRNA 这类需要低温保存的疫苗;同时,一些地域性传染病(如非洲猪瘟)没有商业利益,企业缺乏研发动力。

解决方案包括:研发常温稳定的疫苗(如冻干 mRNA 疫苗、孢子载体口服疫苗)、建立全球疫苗共享平台(如 WHO 的 COVAX 计划)、政府提供研发补贴,让疫苗成为 “公共产品” 而非 “盈利工具”。

2. 接种体验:告别打针,让接种更轻松

传统打针接种让很多人抵触,尤其是儿童;反复接种也降低了依从性。下一代疫苗正在朝着 “无针化”“便捷化” 发展:

黏膜接种:口服疫苗(如新一代脊髓灰质炎疫苗)、鼻喷疫苗(如流感、新冠鼻喷疫苗),不用打针,还能激发黏膜免疫,防护更全面;

微针贴片:用 50-900 微米的微小针头贴在皮肤上,无痛释放疫苗,不用专业医护人员,自己就能接种;

联合疫苗:比如 Moderna 的新冠 + 流感二联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 + 新冠二联疫苗,一针防多种疾病,减少接种次数。


五、总结:未来疫苗会是什么样子?

下一代疫苗不会是 “one size fits all” 的通用产品,而是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病毒定制的 “精准防护工具”:给老年人的疫苗会增强免疫刺激,给孕妇的疫苗会优化安全性,给低收入地区的疫苗会常温稳定、无针接种。

从结构导向设计到 mRNA 平台,从通用疫苗到无针递送,科学家正在层层突破传统疫苗的局限。未来,我们可能每年只需要贴一片微针贴片,就能防护所有呼吸道病毒;面对新突发病毒,几周内就能用 mRNA 技术研发出疫苗。

疫苗的进化史,就是人类与病毒的博弈史。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我们终将从 “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防御”,让传染病不再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

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解放军军舰逼近日本岛,高市早苗万万没想到,中方反制这么快

解放军军舰逼近日本岛,高市早苗万万没想到,中方反制这么快

近史谈
2025-11-14 14:30:08
《惊天魔盗团3》上映,女主丑,毁所有,无法实现第二部的票房

《惊天魔盗团3》上映,女主丑,毁所有,无法实现第二部的票房

马庆云的影音娱
2025-11-14 18:40:39
德国挑衅升级,邀请台独沈伯洋参加国会,别忘了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德国挑衅升级,邀请台独沈伯洋参加国会,别忘了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历史有些冷
2025-11-14 14:10:03
抢在大陆批捕前,沈伯洋突然离台,第三人被悬赏,邱毅:统一近了

抢在大陆批捕前,沈伯洋突然离台,第三人被悬赏,邱毅:统一近了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4 13:57:06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全运会混双夺冠!颁奖时刘诗雯无意间一动作,网友瞬间泪崩

全运会混双夺冠!颁奖时刘诗雯无意间一动作,网友瞬间泪崩

不写散文诗
2025-11-15 12:44:40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大象新闻
2025-11-15 07:54:02
“长期戴耳机的受害者”上热搜,医生:听力损伤不可逆

“长期戴耳机的受害者”上热搜,医生:听力损伤不可逆

南方都市报
2025-11-13 10:14:07
教练张超激情指挥诗与远方夺冠惹争议 邓亚萍:国际赛场不允许这样

教练张超激情指挥诗与远方夺冠惹争议 邓亚萍:国际赛场不允许这样

劲爆体坛
2025-11-15 06:46:09
文班高一尺库里高一丈!徐静雨:库里目前无法阻挡,文班还差得远

文班高一尺库里高一丈!徐静雨:库里目前无法阻挡,文班还差得远

听我说球
2025-11-15 14:04:23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4 18:40:55
库里狂轰49+4+9记3分献准绝杀,创4大NBA历史第1神迹,还刷爆纪录

库里狂轰49+4+9记3分献准绝杀,创4大NBA历史第1神迹,还刷爆纪录

一将篮球
2025-11-15 14:05:45
反超,樊振东赢了!

反超,樊振东赢了!

鲁中晨报
2025-11-14 14:27:02
混双颁奖礼:刘诗雯笑容灿烂,陈垣宇蒯曼失落,大迪动作太有趣了

混双颁奖礼:刘诗雯笑容灿烂,陈垣宇蒯曼失落,大迪动作太有趣了

湘楚风云
2025-11-15 03:02:03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山河路口
2025-11-14 23:39:27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换成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说出来你别不信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换成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说出来你别不信

凡人侃史
2025-11-14 23:44:13
库里轰49+4罚球绝杀!文班砍26+11尽力,福克斯回归,马刺变弱了

库里轰49+4罚球绝杀!文班砍26+11尽力,福克斯回归,马刺变弱了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15 13:13:39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32金,拉大和广东差距,浙江反超江苏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32金,拉大和广东差距,浙江反超江苏

老吴说体育
2025-11-15 00:55:18
尹分水同志病逝

尹分水同志病逝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5 11:16:50
警报拉响!中企海外遭多国明抢,形势危急,中方务必杀鸡儆猴!

警报拉响!中企海外遭多国明抢,形势危急,中方务必杀鸡儆猴!

boss外传
2025-11-14 10:00:03
2025-11-15 14:51:00
药时空 incentive-icons
药时空
生物制药行业相关资讯
2909文章数 1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燕云》Steam上线首日在线破14万人!玩家热情高涨

艺术要闻

1.7亿建成,1.5亿拆掉!荆州“天下第一关公”雕像

旅游要闻

“多点真诚,少点套路”,丽宁十八弯旁的两个观景台让人心生感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