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首页底部菜单留言栏回复“礼包” “群”
免费加入“长宽高书院“专项班级
基金投资中,止盈与入场时机常让人纠结,“最大回撤法”是否稳妥?债券基金波动虽小,但长债受利率、股债跷跷板夹击,还能不能上车?消费板块本周先扬后抑,CPI回暖昙花一现,社零又低于预期,是该坚定持有还是逢跌再布局?止盈、择时、选赛道,三步皆考验心态与策略,以下是本周问答具体内容。
![]()
提问1
看了老师介绍的止盈方法,我设置了股票型基金收益达到15%触发止盈线,但我不止盈,继续到高点,当回撤3%,止盈1/3,当回撤6%,再止盈1/3,当回撤9%,全部止盈,这样的计划合理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止盈方法的一种,目标收益结合最大回撤法止盈。比如图中举例的情况,当回报达到10%不止盈,然后基金净值继续上涨,收益达到17%后出现回撤,然后就可以考虑分2-3次清仓了。
![]()
具体回撤多少开始卖出,我们可以先给自己设置一个阈值,比如3%。那么,等收益达到15%以后,如果回撤3%就可以卖了。当然了,也可能基金还会继续涨,如果涨幅比较大,也可以适度放宽这个阈值,比如乐观一点,最高回报达到了40%,那么可以等回撤10%再考虑止盈。
这么看下来,你设置的止盈节奏是可行的。
还有三点想要说明。
一个是回撤,我们既可以看从高点算起,回调了多少,也可以看我们的累计持仓收益率减少了多少,很明显,看持仓的累计收益率减少了多少更方便。
二是,千万不要一味的等待更高点,或者在错过止盈点之后放弃止盈。比如,累计收益率达到15%,没有止盈,期待能有新高,结果市场持续回调,越跌越多,直到收益变成负的。在实战中,如果是经验不太丰富,15%就可以考虑止盈了。如果错过了,也要及时止盈。另外还可以结合估值去修正自己的预期,比如你想着收益能超过15%,但这时估值已经不低了,那就应该放低预期,或者保险起见,先止盈部分。
三是,如果是定投买入的,那么最好定投半年以上,才开始考虑止盈。很简单,定投时间短的话,筹码积累的还比较少,哪怕已经达到了目标收益率,实际获得的收益也是不多的,意义不是很大。
![]()
提问2
债券基金还能买吗?
![]()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2025/11/14)
![]()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2025/11/14)
可以先看一下,过去十多年,相关债券的走势。红色线偏中长债多一些,灰色线偏中短债,蓝色线是沪深300的走势。
整体上,债券类资产的波动要比权益类小很多。但极端情况,纯债基金回撤也不小,能达到5%+,平常一二个点的波动也很常见,如果在中规中矩的估值位置买入,预期年化在2%~4%。
相较于长债,短债基金的波动要小很多,极端情况在2%左右的回撤,平常也就零点几的波动,预期年化1%~2%。
所以,结论很明显,买短债,几乎不需要择时,手头有闲钱短期用不到,挑市面上费率低的买就行(短债基金差异化较小)。
![]()
(数据来源:wind 2025/11/12)
买长债,稍微复杂些,需要简单择时,可参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般到期年化收益率在1.6%(如果你对债券预期收益较高,可等到期收益更高时在布局)以上,可以考虑配置,再低不如买活期/短债类资产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前为1.816%,在低息环境下,还有配置空间。
另外,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到,债券类资产具有“牛长熊短”的特点。拉长时间看,以债券指数为例,即使短期有波动,长期向上趋势稳定。在股市表现不佳的年份,债券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对冲作用,是资产配置中重要的稳定器。
但也要注意当下债市风险。
如果A股市场持续走强,可能会持续吸引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给债市带来压力。而且,受23、24年债市整体表现不错,资金对债市的关注度较高,一旦市场情绪有变,容易造成集体转向,引发剧烈波动。央行也已提示,需警惕“长债收益率不会持续处于中低位的风险。
最后,和短债基金不同的是,长债基金挑选比较复杂,除了看费率外,还要看基金经理对债券评级的把控能力,宏观数据的分析能力。不知道如何选的朋友,后台发送“债券”加小助理获取。
【操作步骤:好买研习社主页—点击消息栏—进入底部菜单栏(如下图)】。
![]()
提问3
消费前几天表现不错,周五又不行了,还能拿吗?
本周初消费走强,主要是因为上周五出炉的CPI数据好于预期。CPI由负转正,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受短期情绪和资金轮动影响,有所反弹。不过后续CPI能否持续修复还是有待观察的。毕竟10月是国庆叠加中秋,商品方面金价上涨带动黄金/铂金饰品价格上涨对于CPI贡献也很大。
周五社零数据出炉,同比只增了2.9%,增速较上月小幅下行0.1个百分点,以旧换新对于消费的拉动力度已经变弱了,又是给消费泼了一盆冷水。
消费板块要想彻底反转,还是需要业绩的支撑,消费景气度的彻底修复依然需要一些时间,也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发力。
不过消费板块好在年初以来涨幅显著低于科技和周期板块,估值性价比高。资金也有板块再平衡的需求,消费会有补涨的动力。当前不建议在组合中超配消费,建议用定投或者逢跌买入的方式去稍微拉长战线。可以重点关注政策扶持的细分方向,比如服务消费、文旅教育、育儿乳品、免税等。
![]()
来源:Wind,截止2025.11.14
基金产品专项班
11月24日,开课啦!
群内设为基金定投、止盈止损、资配等专业课程,并分享每日盘面市场资讯、海外市场跟踪、还可参与群内互动答疑服务,长按海报中二维码加入我们。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