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和四川两省的中小学生,开始放秋假了,刷到不少视频,能感觉到,小屁孩们,发自内心的喜悦。
![]()
俺显然没啥政策制定的宏观视野,但说实话,个人觉得,与其搞几千亿的消费补贴,还不如推广一下春/秋假,这更像是一个长效机制。
一方面,能疏解一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当然,甘蔗没法两头甜,低年级的小孩,还得安排人看着;
另一方面,小孩放假,大人没放假,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不少人,可能不是没有假可以请,而是东亚国家普遍有“请假羞耻”,导致很多人有年假,但不敢/不愿请,最后其实根本用不完,现在全市集体放秋假,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你请假说陪小孩几天,那也合情合理,因为你领导也要请假,大环境,总是一点一点改变的——而且,现在产能利用率已经到了历史低位,更多的工时,对大环境可能是弊大于利的,还不如大家把假都休满;
最重要的是,这显然能长期刺激大消费产业链,而且只要各省错开放假时间,也能降低单一时间段的游客人数,提高大家的旅游体验,而旅游相关的服务业,也不会面临旺季忙死,淡季闲死的局面,客流会更均匀一点。
比如说,按照纬度分批放,东北西北9月放,华北华中10月,长三角11月,华南12月上旬,这样大家都能在各自最舒服的日子休息几天,岂不美哉。
如果要确保消费的内循环,只要提议让员工春/秋假期间请假的时候,把护照上交就行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其实,海外不少国家,都是有春秋假的,而现在国内实施春秋假的,包括四川、浙江全省,以及广东佛山、湖北恩施、陕西汉中,不知道,后续会有哪些地区会跟进,当然这些地区试点后,也需要总结出更多配套的措施。
好了,用几张图,简单聊下今天的市场,就两点。
1、软银清仓英伟达,今天全球都是科技股扑街、老登股上涨。
软银清仓英伟达的事情,一早聊了,《》,不展开,但隔夜美股的走势,对今天亚太地区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下图,分别是美股、A股、日股、港股、韩股的内部走势图,可以看到:
美股这边,道指涨,纳指跌,英伟达大跌,上面讲过了;
A股这边,红利涨,创业板和科创板都跌;
日本这边,大盘是涨的,而清盘了英伟达的软银大跌,而其是日经225的第二大权重股;
港股这边,港股红利大涨,互联网板块下跌;
韩国这边,也是大盘涨,但是两大科技股,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全跌。
![]()
近期,唱空、清空、做空美股AI板块的资金似乎越来越多,那么,这轮23年开启的科技牛,是否结束了?
拉长来看,不管是从产业视角,还是泡沫程度,都当然难言牛市结束,但是,至少来说,5-9月那种,“单边牛市”,短期内应该很难复现了。
而对A股来说,下图,从10月初以来,wind全A没涨没跌,而成交额中枢是下行的,今天再次跌破2万亿,因此,A股科技板块普涨大涨的可能性,短期也比较小了,机会,可能在部分的细分板块。
![]()
2、南下资金再次加仓港股银行,农行市值创新高。
今天,A股市值最大的农行,再次大涨接近3.5%,创历史新高。
在这一大涨的背后,首先要看到大的背景,那就是,从10月开始,南下资金(大头当然还是内地的险资),再次加仓港股银行板块,下图,是今年各个月份,南下买入港股银行的金额——可以看到,上半年一路狂买,而7月买入开始走弱,8月几乎为零,接着就是10月份重新开始大幅净买入,而本月才过去1/3,就已经净买入超100亿。
![]()
上图的蓝线,是港股通内地银行指数的走势,可以明显看到,其走势,和南下的买入力度,高度相关——也即,南下买,就涨,南下一停,就开始跌。
因此,险资等机构的重新买入,依然是这轮银行股行情的源头。
而其中,A股农行则属于抢跑的那个。
下图,是A股和港股的农行,以及A股和港股的工行,四者,从去年以来的股价走势图。
![]()
可以看到:
第一,工行的A股和港股(深蓝色和浅蓝色),基本一直是同步的;
第二,农行的A股和港股(红色和橙色),去年是同步的,今年则是不同步的——上半年,因为平安等加仓港股农行,导致港股农行大幅跑赢(农行的港股流通盘很小,很容易被炒高,这可能也是A股农行被资金盯上的原因),而下半年以来,A股农行陡峭化上涨,与港股农行,以及其他银行的涨幅剪刀差,越拉越大。
目前,农行的市净率已经来到了1.1倍,而工行等大行,仍为0.7倍出头,可以明确地说,资金的定价,是有巨大偏离的,从基本面出发,农行相对其他同类机构,显然是大幅“贵了”。
后续,拉长看,极大概率地,农行的A股或面临两个局面:
一种,是银行股整体继续向上,全行业冲向1倍PB(短期内很难),则其震荡走高,但大幅跑输同类机构;
另一种,是震荡阴跌,收窄和其他机构的差距,这种情况,其实9月已经发生过一次,只不过随后科技股的震荡,又让农行再次炒了起来。
多聊几句市场的热点哈。
1、多元资产配置,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渠道“觉醒”。
今天中午听了一期播客,觉得不错,推荐给大家,下图这个,嘉宾是中泰资管的FOF基金经理,唐军。
之前在《》跟踪过一次其观点,其连续两年的业绩,目前都还排在同类前十左右,相当稳定,正好跟踪一下,其三季报核心的观点,下图,整体看,在操作上,保持黄金和美债的仓位,降低A债的久期和仓位,对A股和港股小幅超配,同时,8月份从A股科技切换到港股科技,可见对安全边际还是比较在意的。
![]()
上周,我还看过他写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写得很有意思,也推荐给大家看看,我们一直强调,作为个人投资者,应该做好地区分散、均衡配置、多元资产的姿势,其在文章里提到的,就是一些具体的方法论。
比如,里面提到一个观点:
“以股债跷跷板效应为例,过去较长时间里,美股和美债表现出明显且稳定的跷跷板效应,即负相关,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经常采取强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 导致基于经济周期的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减弱,股债经常表现出同涨同跌,下图。 这也是一些全球顶级的资产配置机构在近十年里出现了 破纪录的年度亏损或回撤的原因。”
![]()
其实,从国内的视角来看,也是成立的,大家会发现,近两年,国内的股债跷跷板效应,也在趋弱的,我上个周末的时候和几位银行自营业务的负责人聊天,就提到,很难想象,估值从2600点到了4000点,但债券收益率还是往下走的,你拉长来看,其实就发现,股债跷跷板似乎是失效的——从去年以来,我们一直坚定认为,低利率环境将延续,但此前,很多人会把股市上行,作为看空债市的一句,认为10年国债要破2%,甚至破2.5%,这就属于,用历史的眼光,去线性外推,但是没有抓到事物发展的核心矛盾。
当然,多元资产配置不容易做,需要有框架,还要可以落地的路径,上面唐军的文章里,还有不少观点,应该都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我就不引用了,大家直接看原文吧。
从趋势来讲,我个人坚信,随着投资者的逐渐成熟,多元资产配置,会越来越多的,成为销售平台主推的方向,也会成为个人投资者,越来越觉得心怡的投资“姿势”,我们可以走着瞧。
2、今日的基金跟投操作。
今天没操作,微博上有个抽奖,有微博的小伙伴可以去留言。
![]()
就聊这么多。
求赞、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